第722部分(3 / 4)

的秘書長類似;錄事參軍相當於都護府的參謀長,可視為都護的軍事參謀。

鑑於大夏在都護府依然實施軍政分離,長史地位要遠高於錄事參軍。

按大夏制,都護府劃分為大都護府跟上都護府兩級,因為在軍中,上將軍位列大將軍之上,故而上都護府也位列大都護府之上,跟唐朝制度有別。

上都護位列正二品,跟鴻臚寺卿、御史大夫以及首席**官同級,品級高於四大院副大臣,低於四大院正大臣。

相應的,上都護府長史位列正三品,跟行省總督同級。

大都護位列從二品,跟四大院副大臣以及京兆伊同級,品級高於行省總督。大都護府長史則位列從三品,跟四大院下設署長同級。

前番調整,京兆伊由正三品提升至從二品,彰顯京師戰略地位。於此同時,大夏銀行作為央行,行長更是由從三品直接擢升至從二品。

大夏商業銀行跟大夏農業銀行的兩位行長,則延續從三品定位。

南疆都護府下瞎五大行省,自然是上都護府,因此完整叫法應該是南疆上都護府。北疆都護府僅下瞎三大行省,暫時還只是大都護府。

在攻陷非洲九國之後,非洲都護府也順理成章地晉升為非洲上都護府。

姜尚在此時提出,為三大都護府配備長史跟錄事參軍,一是加強都護府建設,好好輔佐都護;二則也暗指,該對都護給予相應的制約與監督。

歐陽朔聽了,若有所思,笑道:“愛卿所言甚是。”

“陛下聖明!”姜尚欣慰。

事情就是這麼巧合,李斯、房玄齡以及尉繚三人,都算是謀臣出身,均能文能武,甚至還有過擔任長史經歷,剛好對應三大都護府。

商議之後,決定任命李斯擔任南疆上都護府長史,房玄齡擔任非洲上都護府長史,尉繚擔任北疆大都護府長史。

相較而言,非洲形勢最是錯綜複雜,李斯應該是合適的非洲上都護府長史人選,只是歐陽朔考慮到,一則木蘭月年幼,怕駕馭不住李斯;二則也是白起在非洲戰區任職,為了避嫌,同為秦臣的李斯也不能前往非洲任職。

好在房玄齡也足智多謀,兼且性情敦厚,頗有長者之風,想來會成為木蘭月的得力助手,輔佐木蘭月成為一名為朝廷鎮守邊疆的大員。

至此,該輪人事調整就告一段落。

離開之前,寇準問:“陛下,關西行省治所,選在何處?”無論是長安還是咸陽,充當行省治所都綽綽有餘,就是如此,才不好辦。

選哪一座,都容易讓另一城的百姓不滿。

歐陽朔卻是輕拿輕放,笑著說道:“先來後到,就定咸陽吧!”

“諾!”

寇準歎服,這樣的話,想來長安無話可說。

…………

送走姜尚三人,歐陽朔的事情還沒忙完。

安置好一班文臣,調整完相關人事,只是此戰善後的第一步,跟著是如何安置一班武將,以及周、宋、秦、唐四**隊。

降將之中,秦有王翦、王賁父子,唐有李、侯君集、尉遲敬德以及程咬金四將。其中又以王翦以及跟李靖並稱的李最強,足可堪當集團軍統領一職;王賁、侯君集次之,尉遲敬德跟程咬金再次之。

尤以王翦之才,就是當一個戰區統帥,也能勝任。

再就是四國降軍,其中周軍六十五萬,宋軍三十八萬,秦唐各五十萬,合計兩百零三萬大軍,除宋軍稍次,其餘皆可稱之為精銳。

如果全部裁撤,實在太可惜。

問題是,隨著中原一統,現有大夏軍都要經歷一**裁撤,以削減開支,充實府庫,更遑論在此時設立新的軍團或者集團軍了。

如何處理這兩百萬大軍,成了一個大難題。

下午三時,張良、賈詡以及杜如晦三位大臣,被請到御書房議事。

“諸卿以為,該如何安置四國之軍?”歐陽朔問。

見此,依然是張良第一個出列,回道:“陛下,微臣以為,安置四國之軍不該是一件孤立事件,應該跟接下來的大裁軍一併考量。”

“愛卿的意思是?”

張良道:“隨著中原一統,帝國戰略由內轉外,此番大裁軍,不該像前幾次那樣簡單粗暴地裁撤兵員,而是要根據帝國戰略方向,以戰定軍,對現有軍隊結構進行一次徹底的精編重組,根本目的還是提升全軍戰鬥力,而非削弱。”

自秦唐歸附,大臣們非常有默契地,將“皇朝”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