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七月十八,連子寧終於率領武毅軍離開柱邦大城,全員北上。
而在這時候,喜申衛外面的大明北征軍已經開始了動作。
晨曦微露,天際還是一片魚肚白的時候,喜申衛城南五里之外的大明北征軍大營已經響起了蒼涼沉鬱的號角聲。
二十萬大軍是什麼概念?在這個年代,幾乎相當於是兩個縣人口的規模,人一上萬,扯地連天,就更別說是二十萬大軍了。北征軍在喜申衛城外紮下的營盤綿延足有十數里,看上去似乎比對面的喜申衛城池更大一些,連綿的帳篷似乎一直到天邊,刁斗森嚴,柵欄林立,外面還挖了一條五尺深,一丈寬的壕溝。
隨著嗚嗚的號角聲,整個北征軍大營都活了過來。
士卒們開始有條不紊的穿上衣服鎧甲,吃飯,然後在各自官長的帶領下,出了大營,集結成一個個的方陣,二十萬大軍,兵山將海一般。
徐鵬舉並未著甲,而是穿了一身國公爺的常服,他長相頗為的英俊,看上去很是有些少年權貴,風流倜儻的味道。他被一眾大將簇擁著登上了一輛上面建有一丈五尺高的臺子,足足有數丈方圓,十幾匹駿馬拉乘的戰車,馭手策動著戰車,緩緩來到陣前。
這戰車極為的奢華,是用上好的小葉檀木製作的,離得近了一些,便是能聞到那獨特的幽香。上面用黃金白銀雕刻製作了各種圖案,便是那欄杆,也是用白銀鑄造然後鏤空而成的。拉車的駿馬,也是毛色純白一致,高大挺俊,那戰馬的轡頭,韁繩,都是金絲銀絲絞成的。
這輛戰車,卻是魏國公爺出征之前專門找人打造而成的,據說足足花了五萬兩白銀!
周圍計程車兵眼光每每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