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弄死楊玉環還被眾人所逼,不得已而為之,可以不算是自己的想法。
項羽則為了一個所謂大英雄的面子直接弄死了虞姬,沒人逼他,這個責任項羽只能自己扛!"曹東方對這裡面的項羽沒好感。
"歷史是這樣,還有什麼歷史記載或證據!"宋萬均繼續問證據。
"為什麼大家都說霸王別姬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嗎?那是有原因的。
因為虞姬那是心甘情願的為項羽殉情而死。
為了表示自己對項羽的忠貞不二,虞姬當時還唱了一首詩歌,來應和項羽的《垓下歌》,所以,被稱為《和垓下歌》。
這首詩歌為: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意思是,漢王劉邦的軍隊已經攻佔了楚國的土地,四面八方傳來令人悲悽的楚國之聲。
大王你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已經消磨殆盡,我為什麼還要苟且偷生?
聽聽,這說明虞姬是自願殉情?哪來的什麼逼迫?"
"是有這個詩,可以證明什麼?"宋司令問道。
"有這首詞在,更可以說明一些事是假的,因為這首訶根本不可能是虞姬所作。
怎麼判斷這首詩不是虞姬寫的?”
就從邏輯學來判斷!
第一,這首詩的文學價值太高了!
高到什麼程度呢?
高到了開宗立派的程度!
在漢朝以前,主流的詩歌題材叫什麼呢?叫:騷體詩!
這就是屈原開創的詩歌題材,而《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它就是屬於騷體詩。
而《和垓下歌》,這是什麼題材的詩呢?
這是非常標準的五言詩,也叫五言絕句。
這可是唐詩的鼻祖。
對於平仄和押韻要求非常嚴格。
我就想問,虞姬怎麼可能寫出這種能夠開宗立派的詩歌呢?
真以為虞姬是李清照嗎?
而這首詩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楚漢春秋》的作者陸賈,他被稱為漢初最純的儒家,學識異常淵博。
甚至有人認為他兼修了雜家和道家,這是一個宗師級的人物。
只有這樣文學功底的人,才能在騷體詩橫行的當時,寫出一手開宗立派,非常成熟,被譽為最早的五言詩。
而虞姬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文學功底,那麼她流傳下來的詩,就不可能僅此一首。
而應該成為一個文壇巨將,如同李清照一樣,留下了不少薈萃人口的千古絕唱,被文壇稱頌。
顯然,虞姬不具有這樣的文學素養。
如果是李清照寫的我認,有這種文學素養。
虞姬呢,從沒有一件作品出現過,一出現開宗立派。
太牽強了。
邏輯上說不過去。
真以為她也是孤篇壓秦漢嗎?
我為什麼說李世民之後,史書被改,就是太多的邏輯問題。
腦子正常就可以看到中間的問題。
騙一下普通人!掌握輿論權。
可以,但真的深究很多史書連他們自己都解釋不清!
就是中間的邏輯問題太大,太多。
比如虞姬真的有這麼高的文學素養,她就更不應該寫出這首《和垓下歌》來應和項羽。”
為什麼呢?
因為所謂應和詩歌,如同對唱一樣,那就跟限制題材寫命題作文。
你不是要寫得多麼優秀,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跑題!
人家項羽採用的是騷體詩,而且還是一句七字,那在寫應和詩歌的時候,必須也是騷體詩,也是一句七字!
而且要儘量做到與對方每一句,行文,用字,格式,都要協同一致。
這才能展現出一種韻律美。
我給你們說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句應和詩歌,你們就可以體會到了。
:()我在四合院,禽獸只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