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忍不住感慨道:“靈州軍的確在賀蘭大敗梁軍,但裴公……”
李善實在有些意外,自己是靈州軍前任主帥,舊部嫡系遍佈軍中,雖然自己沒有刻意去打探,但按道理來說自己應該是第一批知道軍報的人。
今日在城門外遇見來報捷的信使,之後就直接來了裴府,而裴世矩今日輪休是沒有上衙視事的,知曉靈州大捷那就必定不是透過信使,說明他在自己之前就知道了戰報。
只是一句話就讓對面的青年想了這麼多,雖然是敵手,但裴世矩也有些好笑,解釋道:“老夫不知賀蘭何地,只昨日黃昏聽太子提及,薛萬徹於懷遠破陣。”
噢噢,原來是前一場戰事,李善有些尷尬,裴世矩突然覺得有些無聊,自己與這位青年交鋒了那麼多次,每一次都沒能成功,現在在嘴上討些便宜有什麼意義呢?
“趙國公確為名將,此戰或能畢其全功。”裴世矩隨口道:“但只怕戰後要被調回長安。”
“或許吧。”李善不動聲色的隨口敷衍。
“需知曉乃是太子殿下舉薦蘇定方繼任靈州道行軍總管。”裴世矩嗤笑道:“數月來,陛下幾次試探,無非就是為此。”
李善苦笑了聲,當日秦王舉薦竇軌,實際上是反向逼著太子舉薦蘇定方,從而使秦王一脈的將領能實際掌控關內道的兵權,但沒想到在這兒出了漏洞,自那之後,李淵開始懷疑自己與東宮暗中有來往……李淵決定戰後調蘇定方回京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想了想,李善摩挲著下巴上的短鬚,“薛萬徹、馮立應該不會回京吧?”
太子能依為腹心的將領並不多,李高遷的能力是個問題,羅藝雖然依附東宮但畢竟隔了一層,很多事不太好說,而薛萬徹、馮立是絕對忠於李建成的,而且在能力上也足夠出色。
李善在心裡琢磨,以自己打聽的訊息來看,舅父好像也很得太子信重啊。
“且待老夫一試。”裴世矩如此回覆,其實兩個人對將來的局勢發展都有著相似的預估,很多事情在面對面的私人場合下沒有必要隱瞞什麼,也隱瞞不了什麼,“陛下雖厭棄太子,但不會即刻易儲,此戰落幕之後,如淮陽王、李客師、段志玄諸將都會回京,陛下理應不會拒薛萬徹、馮立回京。”
的確有道理,李淵既然不準備立即廢掉太子,那就不會太過刺激東宮。
“此二人均為良將,若是折損在奪嫡之中,實在……”
裴世矩嘆道:“若是秦王得勝,太子嫡系難道不也是被一掃而空嗎?”
“不至於此。”李善嗤笑道:“太子是不會也不敢以程咬金、秦瓊、尉遲恭、段志玄為將的,但秦王是敢以王珪、魏徵為相的。”
“此非秦王有雅量。”裴世矩哼了聲,一方的基本盤在軍中,一方的基本盤在文臣,怎麼能想比呢。
李善沒吭聲,歪著腦袋回憶,歷史上李二還真的沒有大開殺戒,太子、齊王的子嗣全都幹掉了,妻妾女兒好像都沒殺,之後薛萬徹最後還是降了,而且還成了貞觀名將。
不過東宮的那幾位幕僚文臣似乎下場都不太好,魏徵堪稱名臣但死了之後被定罪,兒子與衡山公主的婚事被取消,甚至魏徵的墓碑都被砸了,至於王珪、韋挺、裴寂印象不深,但應該也混的很一般,裴寂好像還被幹掉了……畢竟是害死劉文靜的元兇。
對了,李二還請回了太子李建成的第一位老師,“太子殺手”李綱給剛剛被立為太子的李承乾做老師。
裴世矩打量著李善,突然饒有興致的問:“你何時投秦王麾下?”
“出任代縣令前夕。”李善坦然直言,“裴公舉薦晚輩出代縣令,無異於送羊入虎口,總不能讓晚輩還無動於衷吧?”
裴世矩皺著眉頭感覺有點不太對勁,李善那麼遲才投秦王嗎?
李善很感興趣的觀察著裴世矩,笑著說:“其實裴公應該問……何時擇秦王。”
看著裴世矩臉色微變,李善繼續說:“早在出徵山東之前,其實那時候秦王已然知曉內情,但河東聞喜裴氏兩位宰輔,秦王何敢納之?”
裴世矩補充道:“那時候你也不敢貿然相投,直到你與平陽公主姐弟相稱,爵封縣公,得陛下信重……”
說到這裡裴世矩突然住了嘴,微微垂首盯著桌案,半響後才低低道:“他攀附東宮……是你做了手腳?”
“是了,那時候你隨李乾佑在齊王麾下,他以長安縣尉隨軍……”
片刻後,裴世矩抬頭看向李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