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的緣由很複雜,最主要的當然是李善救回了平陽公主,此外還救回了得其重視的宗室子弟李道玄,更有籌謀山東戰事之功……但李善這個名字最早傳入李淵耳中,卻是因為李善斬殺清河崔的崔帛。
李淵本就是出身河東大族,雖然身為皇帝,有著削弱門閥世家勢力的本能,但他也很清楚,只可能以制衡的手段來削弱……制衡,就需要另一方勢力。
所以,李淵在執政中,刻意的將門閥世家分為了兩塊,一塊是河東關中隴西,比如河東柳氏、河東裴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另一塊是山東士族,比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等等。
所以,五姓七家中,武德年間,幾乎看不到山東士族出仕高官顯貴,這主要就是因為李淵的刻意打壓。
原本在李淵心目中,李善這個斬殺清河崔氏子弟的少年郎,未來是一顆能用的棋子……沒想到卻能救回最心愛的女兒,這才多有善意。
但如今崔信發難,而李善頗有躊躇……李淵有些疑惑,這是上位者的本能所至。
“此事說起來有點……”李善作勢搓搓手,一副難為情的模樣,“畢竟年少,還請伯父勿怪……”
“嗯,畢竟年少,就算不妥,亦不怪罪。”
“伯父說的是。”李善嘆道:“那日也是嘴快……不料張文瓘更是嘴快!”
嗯,這個鍋李善是不背的,你張文瓘不是欠了我人情嘛,你來幫我背吧。
李淵喃喃道:“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第二日……所以崔信言提筆即就?”
“不對,你與崔信之女有舊情?”
“伯父!”李善瞄了眼不遠處的宮人,“當日只是遙遙相望而已……聽聞崔小娘子被禁足了。”
“難怪適才難言,小兒女之情。”李淵老臉抽抽,“懷仁有意為崔門婿?”
不是娶崔氏女,而是為崔門婿。
李善自然聽得懂其間的區別,立即搖頭道:“當日便未有此意,後來更有斬崔帛一事……只是那首詩被張文瓘送去,崔信愛女心切……”
說得簡單點,我沒娶崔信女兒的念頭,只是那日嘴快做了首詩,被張文瓘告訴了表妹崔小娘子,然後崔信就覺得我撩了他女兒……
李淵猶豫了下,“清河崔氏,天下望族,可要朕賜婚?”
李善滿頭大汗,連連擺手,“伯父還是不管的好,侄兒並無此意。”
這下子反而是李淵起了這個心思,“崔信其人,品行才學都為一時之選,其女倒是配得上懷仁。”
簡單來說,如今李淵對李善頗有善意,以子侄輩視之,並不將其作為日後對抗門閥的棋子……心思一變,倒是覺得這門婚事不錯。
“日後再說吧。”李善小聲說:“還請伯父代為保密,此事若是傳開,崔舍人只怕要持刀登門。”
李淵笑了笑,“便依你的意思,若要賜婚,明言即可。”
在李善心目中,那位崔小娘子可以作為備選……但問題是,李善並不準備在武德年間定親成婚。
換句話說,就算要賜婚,也應該是李世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