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時代小半年,從還在東山寺養病的時候開始,李善就在試圖用種種方式去搜尋各種資訊,這一點上朱瑋幫了很多忙。
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搜尋資訊,再和從歷史書中得知的那些一起整理分析,才能選擇出最符合自己的一條路。
李善摩挲著小蠻的楊柳腰,張開吞下纖纖玉手遞到嘴邊的果子,心想自己那日可是為了打探訊息才去平康坊的。
以豆腐製品升級的名義登門,再以打製鐵鍋的名義將李楷、李昭德兄弟引來,透過東山寺之事引出長安令……李善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如果沒有效果,也只能另想他法了。
李善在心裡琢磨,聖人召秦王回京,再令齊王總領河北諸軍的訊息也就這一兩日才傳開,甚至後一條是今天才傳開的,不知道李昭德那小子腦子好不好使。
此時此刻,李府。
李昭德面有得色的滔滔不絕的講述,榻上的中年人聽到最後,猛地一拍身邊的桌案,“吾家亦有千里駒!”
這位中年人就是李靖、李客師的堂弟,隴西李氏丹陽房李乾佑,現任齊王府主簿。
“與其去河北,不如全力攬下長安令。”第一次在正事上建言的李昭德有些興奮,“父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朱家溝的李善一邊摸著小手和小蠻聊天,一邊嘀咕自己今天是不是應該多點李昭德兩句,可又怕心思縝密的李楷聽出什麼……
事實上,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人物,沒一個是好相與的,李善自然不知道……武則天執政期間,李昭德出任宰相,獨攬朝權,威勢一時無二。
李乾佑微微點頭,“此語在理。”
看了眼面前才十六歲的獨子,李乾佑從榻上起身,輕聲道:“秦王本就功蓋於世,如今又大敗劉黑闥,只可惜齊王屢屢難以獨當一面……”
頓了頓,李乾佑才說:“早在十日之前,齊王使信使回京,召齊王府幕僚共議,擇人往河北。”
李昭德愣了下,恍然醒悟道:“父親是八日前提起可能外出任職……齊王依附東宮?”
“太子刻意拉攏,再加上秦王此次軍功,聖人亦如此,不過制衡二字而已。”李乾佑都忘記穿上鞋,只著襪在屋內來回踱步,“王緒擬升任翼洲主管,長安令出缺……”
李乾佑是齊王府主簿,是齊王李元吉的心腹之一,很清楚目前的局勢,甚至最早就是他建議李元吉依附太子李建成的。
但沒想到,秦王李世民太能打,這麼迅速擊潰劉黑闥,東宮出手使聖人召秦王回京,而齊王李元吉試圖將手伸入河北,想讓李乾佑等官員去河北任職。
但李乾佑並不想離京,他如今官階不高,去河北不可能擔任一洲主管,做個縣令有什麼意思?
如今唐朝初建,有的是好位置,只是自己資歷淺了點。
李乾佑的腦子一時亂的很,感慨於秦王軍功蓋世,若非如此,也不會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河北,從而忽略了京中即將出缺的長安令。
眯著眼盯著桌案上的油燈,李乾佑在心裡想,如今朝野上下都盯著河北,長安令倒是有點燈下黑的意思。
想到這,李乾佑又欣慰於獨子李昭德的長進,如此眼光獨到,能在亂象中找到長安令這個突破口。
長安令位低卻權重,不僅能拓展人脈,而且在關鍵時刻能手掌兵權,調集長安周邊府兵……這也是王緒為什麼能隨秦王出征河北立下軍功的原因。
不用離京,也是個縣令,從齊王府的角度來說,李乾佑很合適,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說,也很合適。
從太子的角度來說,東宮為了制衡秦王,必然刻意拉攏齊王,太子不會輕易否決。
從朝局的角度來說,長安令這個不起眼但卻有些分量的職位,必然會引起秦王府和東宮的摩擦,讓齊王攬下此職……只怕聖人也願意看到。
打定主意,李乾佑低聲吩咐,“準備馬車,從側門出,你親自駕車。”
李昭德興奮的躬身應是。
如今天下尚未大定,長安城入夜宵禁,各坊之間不得走動,但李乾佑運氣不錯,他要去的地方和他住所同在一坊。
一個時辰後,李乾佑在內室中與一位中年人相對而坐。
“長安令?”中年人遲疑片刻後,喃喃道:“不錯,王緒必然升遷,說不定會留在河北,長安令理應出缺……乾祐倒是好眼光!”
“思行兄過獎了。”李乾佑有些臉紅,“在下位卑,齊王尚在河北,還要請思行兄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