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否定,是否代表著“你不完美”?
我們與父母的隔閡,是否代表著“我還是要做我自己,我不會去理解你們的觀念”?
我們對自己的縱容和包庇,是否代表著“我可以允許我這樣”?
……
好,讓我們來靜心回想一下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事件,好的與不好的,愉快的或者不愉快的,順心的或者不順心的,看它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理念在支撐呢?請看下面這篇小文:
重德與重能
德行代表價值觀,才能代表工作方法。是重德還是重才?唐僧和孫行者正好是兩種典型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西遊成功學思想精要(10)
要選《西遊記》中“誰是最佳員工”,恐怕唐僧的得票率遠遠不如孫行者。孫行者,實在是太有才了!而唐僧卻讓人感覺像只綿羊,軟乎乎的,似乎是一個怎麼捏也“捏不成包子”的人!
難道唐僧真的沒能耐?
其實,仔細留意,人們往往有兩種標準。我們在欣賞小說的時候,喜好孫行者式的“方法”人物,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又會選擇唐僧式的“道德”人物。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孫行者的破壞性大,他會製造出一些緊張的氣氛,引發許多爭議,甚至帶來眾多的不和諧。而唐僧雖然沒多大本事,可是,他的為人卻是十分到位的,穩定效能好,相處起來比較和諧和舒服。現在要你選“誰是最佳員工”,你又會選擇誰?
德與能的差別在哪裡?我們還是舉個例子來反觀我們德行與才能的“表現”吧!
在觀音禪院,行者和禪院的老和尚互相臭美比袈裟,唐僧早有提醒和教導,只是行者一意孤行,才惹出一堆事來。唐僧的意思是:不管你老和尚多麼陶醉於你的寶貝袈裟,即使我的袈裟比你的漂亮,我也不會和你比。可孫行者卻不是這樣,他非要比個究竟,讓老和尚出醜。老和尚把自己的十二櫃袈裟全抖出來,掛在牆上,真是金碧輝煌!老和尚和小和尚們亮出了袈裟,十分得意。行者早已按捺不住,叫他們收起來,要拿唐僧的袈裟出來看。三藏(唐僧)把行者扯住:“徒弟,莫要與人鬥富。你我單身在外,只恐有錯。”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錯?”三藏道:“你不曾理會得。古人云‘珍奇完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汝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殞身滅命,皆起於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包在老孫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說,急急地走了去,把個包袱解開,早有霞光迸射,尚有兩層油紙裹定,去了紙,取出袈裟,抖開時,金光滿室,彩氣盈庭。眾僧見了,無一不心歡口贊:真個好袈裟!極品!
後面發生的事情果然像唐僧所說,老和尚真的動了心,他先是要借唐僧的袈裟看一夜,可越看越喜歡,然後就企圖霸佔袈裟。為達到目的,他還發動和尚們放火,要燒死唐僧和孫行者。
孫行者很有才能,天不怕地不怕,可最後卻是什麼結局?老和尚要燒死他們,他就跑到天上借“闢火罩”,只保護唐僧一人。兇猛的火勢把好好的一座寺廟全部燒燬,和尚們無家可歸。老和尚見事情敗露,畏罪自殺。在一片混亂之中,袈裟又被黑風山的熊羆精渾水摸魚地撈走。行者又要轉向去對付熊羆精,索討袈裟。真是一個悲慘的結局,一個折騰人的結局!
可是如果我們借鑑一下唐僧的德行,你就會發現,唐僧的謙恭、沉著、謹慎、不與人比鬥和不好虛榮的德行和品質,直接就可以避免以上發生的一切啊,根本就不需要如此折騰啊!
追求方法忽視德行的人,易忙中取亂,重視德行卻可以創造無窮的方法,可以泰然自若。
如果我們沒有孫行者的才能,弄不到“闢火罩”保護自己和他人,無法保證自己找回“袈裟”,我們的結局又會如何?有如此才能的孫行者都被折騰得手忙腳亂、一塌糊塗,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有才無德,就是這樣的惹火上身。無才無德,應該更慘。倒可以學學唐僧的德行,按照唐僧的德行處世,就可以避開那些無端的是是非非啊!
如果我們拼命地學習技術,培養才能,尋找方法,而忽視德行培養,我們的能力也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以至於我們無法將才能發揚光大,是否正是這樣呢?
第二節正視我們的理念狀態
人的理念各不同。如果可以劃分的話,實際上可以劃出等級來,就像喝茶一樣,不同品級的茶葉,味道各不一樣。
人與人的合作就是理念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