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昇此時也為孫鶴的至情所感觸,放低了聲量耐心解釋道:“我正是為了滄州的今後做打算,你可知我的苦心,此一戰乃決定我滄州今後命運的一戰,縱觀天下形勢,此刻不出擊,待別人來攻擊我等之時,為時晚矣!”
孫鶴稍整榮冠,顧不得擦拭臉上淚花,嗆聲道:“如此某斗膽再求將軍,求將軍於晉與契丹分出勝負之時在出手!”
李昇沉吟半刻,點了點頭,“這點我可以答應你!”
“多謝將軍!”孫鶴自顧拜下。
“起來,今後滄州的內政還需刺史多多勞心了。”
孫鶴離去之後,面對臺下一眾禁軍,重新拾起方才的那股血氣,大聲道:“大家看到了麼,孫刺史為我滄州嘔心瀝血,你們不會什麼,就是為滄州的百姓而戰……”
“殺!殺!殺!”
沖天殺氣重新瀰漫了整個校場……
第155章 出兵
滄州,此時李昇緊皺眉頭,王處存肅然屹立一旁,牆上的那副錦繡地圖已經攤到了桌子之上,派往幽州的五千精兵已經出發,而眼下他則需全盤考慮眼下戰局,隨著地域的擴大,戰爭也從戰術層面上升到了戰略層面;自滄州進攻幽州,眼下契丹與晉正在焦灼,不論誰勝誰負,留給他的方法實在不多,如今李昇的優勢就是水道運兵快捷,及埋伏的萬餘騎兵,如何有效的將兩方拖垮和有效的佔領險要之道才是最重要的,幽州地勢雄要,西倚太行,北枕燕山,東臨大海,南面中原,又有古北口(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居庸關(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渝關(今河北省山海關)等重要關隘作為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說完全佔領幽州,光這幾個關口以如今的兵力守都困難;王處存分析道:
“如今之際可從四步而循:一、自東向西趁兩軍交戰疲憊之時,盡佔燕幽險要關隘,防禦重鎮,伺機掠其輜重。
二、待兩軍廝殺炙烈之時,與之致命一擊,齊久戰必疲,我軍可獲全勝。
三、李存勖入燕不久,燕各地將校兵卒只是迫於其威勢而倒戈,北地遭受契丹長期襲擾,使得幽燕地區胡風甚熾,歷來對此地採取的是‘因而撫之’的態度,只要吾等以雷霆之勢威懾燕幽,這部分將校應當隨之歸附。
四、推行軍制改革。擴大禁軍,集精兵於幽州,料想李存勖一兩年之內亦再無興兵之力,如此再過數年則燕幽一統可為立業之地。“
李昇聽著王處存徐徐道來,心中思緒繁多,王處存所說確是攻佔幽州的最簡潔有效地步驟,但細節上確實在有太多要考慮,搶佔一兩個險要據點憑現在的實力應當是沒什麼問題。但李存勖與阿保機也不是傻瓜,這兩人可謂是這個時代最為傑出的兩個軍事大家。李存勖被後世的人評為李世民的翻版,阿保機雖然屢次敗於李存勖之手,但卻也是身經百戰,遼國的創立者,如此一股大勢力插入一腳不可能不引起他們的注意,形勢地變化將變得極為複雜。
如今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兩方還不知道李昇欲插入燕幽地優勢,這就意味這目前李昇不能做任何動作。而只能靜靜的觀望著兩方決戰,等到將要決出勝負之時再一舉爆發,但這也就意味著李昇不能再沒有兵力阻止李存勖的大勝,一旦李存勖回兵反擊又將陷入困戰當中,動與不動讓李昇左右為難。
“允直,你以為李存勖會選在何處與阿保機決戰?”
“此地。”王處存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位置,李昇仔細一瞧,乃大房嶺以北。桑乾以東的一處狹道中,疑惑道:“這是為何?”
“此地俱幽州六十里,地形險要,九曲之路,晉軍少馬,此可防契丹萬馬其奔之弊。”
李昇連連點頭。心中盤算如何能火中取栗,為自己贏得一個主動的發展機會,一個陰狠而又大膽的念頭浮現在李昇地腦中,乾脆將所有兵力全部埋伏於幽州城中,適時給李存勖致命一擊,直接將其打殘或者趁機殺了李存勖,慢慢收復燕幽全境,再由自己來抵抗契丹人,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到時候如果抵抗不住契丹人的強勢兵力,又與石敬瑭的割讓燕雲十六州有什麼區別?
李昇的思緒陷入了停頓之中。暗歎目前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要幽州沒有落入任何一方的手中,燕幽之地就還有機會。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出兵後勤壓力並不是很大。錦州牲畜尚多,出兵萬餘精騎的補給倒是可以自給自足,而滄州到幽州之兵,補給由劉守光提供,剩下的葉天南答應解決,不需要動滄州地根本,算是大辛了;想到這裡李昇不由的羨慕起契丹人來,他們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