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的經驗束縛住了。
雪巖有經驗,他知道自己最熟悉的還是錢莊,而且那條路才是他的長遠之計。他也知道,現在杭州還在太平軍手上,即便回去也根本沒有辦法開展業務,但是他腦筋一轉就想到了上海,為什麼我不到上海去開錢莊呢?上海一樣有很多人要把錢存到錢莊裡去,錢本來就是要流通的,不是像樹木一樣栽在這裡就搬不到那裡去。所以一個人腦筋要靈活,同時眼光要開拓遠一點,最要緊的就是不要給自己設限太多。
(二)
雪巖當機立斷,讓成祥和則雲馬上到上海物色店面,把錢莊的分號立起來。這時,王將軍拿著銀票來找雪巖,讓雪巖為官府操辦大批軍備,成祥剛想說錢少,雪巖卻馬上答應下來。王將軍離開後,雪巖讓成祥和則雲立刻動身去上海,並提醒他們:走官場先拜寶眷,會同行先說油水。
左大人的下屬楊昌浚詆譭胡雪巖,說他滿腦子都是鬼主意,左大人並未在意,他很欣賞雪巖越權放債、冒死獻糧的行為,感嘆商之所奸只在圖利,官要為奸就要禍國殃民了。
雪巖陪著左大人下棋,還未開局,左大人先讓下人將自己的帥牢牢地釘在棋盤上,然後問雪巖是否知道他這樣做有何用意。雪巖剛想發表自己的見解,但又謙虛地改口說不知道。左大人笑著說雪巖知道,只是不說。雪巖這才敢說左大人是在拿棋說戰事。聽雪巖說得頭頭是道,左大人非常欣賞。雪巖謙恭地說自己只讀過四年私塾,左大人於是提醒他,即使不為功名,也要多讀點書。雪巖聽了,趕忙說左大人所言極是。
第三章 結交幫會(3)
王有齡的手下阿貴從杭州城裡逃了出來,左大人本想治他個叛逃之罪,但雪巖聽阿貴提到芮瑾,馬上向左大人請求留下阿貴,並說自己正需要這樣的人。左大人爽快地答應了他。
1。王將軍又來訂貨,雪巖為什麼馬上答應?
做生意有大有小,做小生意的原則就是欠賬沒有清,就不要再想繼續有什麼交易。所以成祥一算,覺得左大人之前欠的賬還沒有還清,現在又要訂貨,不符合原則,所以不能答應。但是做大生意的人根本沒有辦法一筆一筆地算,特別是跟官府來往,從古到今,都是官府說了算。
官府說我有我的會計制度,我有我的結賬期限,我叫你送貨你就得送,一切都要按照我的規矩。生意人能怎麼樣?當然得按照官府的規矩辦事。可是成祥很不習慣這樣,好在雪巖馬上擋住他:你不要多說了,你計較這個,那生意怎麼做呢?這才沒有讓成祥繼續說下去。因為雪巖知道,現在替左宗棠做事情,是沒有辦法按照一次一清的規矩辦的,左宗棠本身沒有錢,他要去排程,排程總是要時間的。雪巖對左宗棠有信心,知道左宗棠是正人君子,絕不會在這件事上剋扣,但是雪岩心裡也有準備:就算倒賬我也認了。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事情不是左宗棠一個人所能控制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雪巖平常就已經對官府的人有了解了,對漕幫、官府等各個方面,雖然沒有做過,但是他多少都有一些瞭解,所以一旦得到機會,就能夠運用自如。因此說,一個人平常要處處留心。中國人常常講“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就是說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用到這個資訊,但現在把它存在腦子裡面,擴大自己的視野,充實自己的知識,應該是沒有錯的。
2。走官場先拜寶眷,會同行先說油水,是什麼道理?
生意人要跟當官的人來往,首先就要考慮到當官的人有他的立場,他很不希望在公開的場合跟你來往,為什麼?因為別人會講閒話。有一句話叫做“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就是說經過瓜田時千萬不要彎腰提鞋,走過李樹時也不要抬起手整理帽子,這叫做避嫌。因為你經過瓜田時彎下腰,別人就可能懷疑你是偷瓜的,如果你在李樹下隨便伸手,就難免有人懷疑你要摘李子。
胡雪巖很懂得這些,他說要去跟官員打交道,不要直接到他辦公的地方去,不要張揚,不要讓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那樣,官員一定會什麼都拒絕,因為他要保護自己。那該怎麼辦?要先跟官員的家眷來往。很多官員都是透過妻小轉達資訊的,完全不用自己出面。
但是這條路要很小心,很多官員就是栽在這裡,因為他們認為透過妻小來往,別人就不知道,事實上沒有那回事,遲早會被別人發現。所以我們說這條路還是那四個字:適可而止。合理比較妥當,千萬不能過分,任何事情在法的範圍之內,稍微通融一下,就叫做合乎情理。如果太過分了,甚至違法了,那就是法理難容了,遲早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