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尊敬,認為雪巖有當東家的氣派,因此就稱他一聲“東家”,從此立個規矩,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種方式。雪巖剛開始愣了一下,後來也只好這樣了,他覺得當東家就當東家,反正遲早要負責任。
5.雪巖為什麼說他是一個俗人?
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倒很對,因為雪巖不是聖人,他哪裡是聖人?雪巖發現成祥和則雲跟他的距離越拉越大,越來越沒有辦法理解他的時候,他能怎麼說?他知道成祥跟則雲一定覺得他為一個花女花那麼多錢不值得,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不一樣,眼光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老去講這些事情,要講到什麼時候?所以雪巖乾脆說,你們不要苛求於我,不要把我當聖人,我本來就是個俗人。
這句話其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成祥跟則雲一聽,就覺得本來就這樣,所以雖然他們心裡頭不太服氣,覺得雪巖越來越和以前不一樣了,越來越神氣了,但是“我本來就是個俗人”這句話就把這些化解掉了。你們要求我什麼呢?我還不是跟你們一樣,只是我比你們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此而已。你們是俗人,我也是俗人,你們別要求我太多,我也不要求你們太嚴格。所以有時候一句話雖然不是什麼真理,也代表不了什麼道理,卻是很有作用的。
(四)
雪巖將玉惠贖出,並納她為妾。成祥不知這事如何向胡母交代,擔心玉惠會給雪巖帶來事端,則雲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點不擔心。
李鴻章對丁日昌的表現很失望,大罵“家狗沒有野狗橫”,並直言左宗棠有眼力,選中胡雪巖做助手。
雪巖正率領眾人把為左大人購置的軍火裝箱。突然,丁日昌帶人前來搗亂,雪巖立即躲了起來,靜觀其變。丁日昌飛揚跋扈,下令查封。阿寶挺身而出,與丁日昌對峙。正在相持不下之時,郭大人及時趕來,雪巖這才應聲而出。郭大人對雪巖很客氣,痛罵丁日昌狗眼看人低。
事情終於解決了,雪巖讓阿寶回杭州,順便去芮瑾家、成祥家看看,再把則雲的太太接過來,他告訴成祥和則雲,在上海做事要有奶便是娘。恰巧,玉惠來找雪巖,在窗外無意中聽了個正著。
第四章 互惠策略(6)
1.成祥擔心怎麼向老太太交代,則雲卻不擔心,這是為什麼?
雪巖貸到款,也順便把玉惠接到錢莊裡面來,兩個人等於是同居了,最敏感的當然是成祥跟則雲,因為他們兩個知道,這種事情,將來老太太知道了一定會怪他們不勸阻雪巖,也不給她通風報信。我覺得中國人向來是這樣,一有事情就開始把責任向外推,然後罵人,所以成祥跟則雲心裡頭老早就有這個準備,遲早是跑不掉的。但為什麼兩個人的反應不一樣呢?其實很簡單,成祥跟雪巖家平常來往比較多,所以成祥就知道,老太太要罵,不會先罵則雲,一定先罵他。我們中國人做事情只要掐指一算,馬上就知道,這個叫順理成章。所以成祥一想到將來這個責任一定會落到自己頭上,立刻就想到無法向老太太交代。
則雲心裡想,反正也不會罵我,要罵也先罵你,所以他說不用擔心,這是雪巖他們家裡的事。我想則雲也只好這樣說,不然怎麼辦?如果則雲說“對啊,你要小心點,將來肯定會先罵你”,這樣不是更製造緊張氣氛嗎?所以很多事情,我們要從多方面去想,不要老鑽牛角尖。一個人的話是怎麼講的,為什麼這樣講,講了以後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們應該比較全面一點去想,這樣大家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2.李鴻章說家狗沒有野狗橫,是什麼用意?
李鴻章最氣的人就是丁日昌,可是他又偏偏要用丁日昌,這不是很奇怪嗎?照理說,你看他不行就可以把他換掉,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丁日昌跟李鴻章久了以後,李鴻章就慢慢感覺到,如果換一個人可能會產生很多問題:第一,跟我這麼久的人都被我換掉,別人會怎麼想?這樣新來的人跟我心理上就會有很大的距離,他會想自己遲早也是一樣,那怎麼會好好幹呢?第二,丁日昌所有的缺點,李鴻章也都知道,如果換成別人,說不定缺點比他還多。
所以我們覺得一個人很討厭另一個人,但還要用他,只能說這個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我們瞭解這些以後,就不會想到壞處去,就不會認為李鴻章要透過丁日昌去徇私舞弊。李鴻章不是這樣的人,可是他會暗示丁日昌對胡雪巖要狠一點:你看你這個家狗有什麼用,人家野狗那麼橫,你也可以這樣做。因為他跟左宗棠處於競爭的狀況,他也知道丁日昌的能力很有限,可是他又不方便換將,換一個人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