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3)

小說:地產泡泡 作者:剷除不公

文章,你應該在新浪你的帖子裡看到過。

宋押司:看到過,但沒有在意。

cecilia:你有看到嗎?有人甚至稱它為“現代都市文學的代表之作”。

宋押司:這個有看到。看到這個評價,我的第一感覺是有些網友的確沒有把它看成一部地產小說,而看成了一部都市小說。第二個感覺是這種說法只是網友個人的看法。概念總是多義的,事實很難說,而且代不代表我沒有興趣,與我也沒有什麼關係。

cecilia:我們看到《地產泡泡》這四個字,第一個理解是地產泡沫,覺得這應該是一部寫地產泡沫從形成到破滅的過程的小說。可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那麼這部《地產泡泡》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呢?

宋押司:這部小說的重點其實不在“地產”,而在“泡泡”。泡泡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名詞的泡泡,就是泡沫,肥皂泡,它的含義是美麗但容易破碎,往往是虛幻之物的象徵;二是作為動詞的泡泡,就是泡一泡的意思,比如泡泡酒吧、泡泡澡、泡泡日子也是。因此,“地產泡泡”四個字的含義,用作動詞就是在地產界混混,用作名詞就是地產界的混混兒。所以,這部小說的內容,是講一個地產界的混混兒在地產界混混的經歷。

cecilia:說到底,它的重點是一個地產人在泡生活,不是地產泡沫。正像有網友講的,是寫人的生存狀態的,對吧?

宋押司:說得好。說到地產,我只能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只能寫我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我如果要寫地產泡沫,寫地產的歷史,那我會花幾年時間全力來寫。但就現實來說,我還不具備寫這麼一本書的條件。但對於人的生存狀態,只要我活著,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就可以寫。因此我會寫地產人生存狀態的書,不會寫地產泡沫的書。

cecilia:我看到幾個帖子,一個帖子說這部小說的結構很科學,人物和事件不斷地出現和消失,然後又出現和消失,一次又一次,好像是泡泡似的。還有一個帖子說整部小說的結構應該是一臉盒的肥皂泡,不斷地破滅,不斷地產生,小說的結尾應該是一盆水全部潑掉,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宋押司:說得很好。這部小說開始的時候題目不是“地產泡泡”,大概在寫到第十章的時候,我感覺應該用這個題目。以我營銷策劃的習慣,一場廣告運動也好,一個普通的傳播事件也好,在推向社會的過程中,不但內容,形式也必須符合主題。比如,如果我把一個社群命名為“彩虹城”,那麼我會希望它的一切都是七彩繽紛的,園區的顏色是七彩繽紛的,在裡面的生活本身也是七彩繽紛的,而傳播本身,也應該是多種活動、多種媒體、多種文字一齊出動,總之一切都應該是七彩繽紛、豐富多彩的、鮮亮美麗的。反之,像這部小說裡寫到的,如果我把一個社群命名為“鬼城”,那一切就都是另外的樣子了。在這裡,主題就是泡泡,虛幻而易於破碎,那麼情節是這樣,結構和語言也是這樣。

cecilia:關於結構和語言,新浪還有一個帖子,我摘了部分:“一口氣讀來下,感覺小說的最大的長處在於語感非常棒,有像讀詩歌的感覺。情緒十分連貫,內容迴環往復,十分過癮。”

宋押司:這個帖子我看到過,“情緒十分連貫,內容迴環往復”,說得非常好,正是我的願望。

cecilia:我看到有個網站轉貼的時候,把題目改成《房產泡泡》,可能有些網友覺得叫房產泡泡更確切?

宋押司:有嗎?我沒看到。我想他們的意思可能是這個概念更符合小說內容。但在我看來“地產”這個概念更豐富。地產就是有關土地的產業,包括土地,也包括土地上面的經營活動,比如土地買賣、比如耕種、比如造房,等等。而且,地產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也是一個文化學概念。在地產這個領域,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既有錦衣玉食的億萬富翁,也有貧困交加的建築工人;既有經濟師、會計師,也有邏輯學家、藝術家;既有嚴肅古板的人物,也有行為荒誕的混混兒。說明這個行業的包容性非常大

cecilia:網友們都覺得這部小說寫得很真實,甚至有一個做地產的人覺得是寫他們公司的服務商。你是親身經歷的嗎?

宋押司:坦率地說,我在地產界已經混了很多年了,我所寫的都是我感受到的,我不會寫我自己感覺不真實的東西。當然,我也不會寫實有其事的東西,所寫的所有事情都是虛構的。也就是說,我只寫虛構的真實。

cecilia:地產界真的那麼“黑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