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婚宴還是要辦的
李國慶和王思茹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這一喜訊讓雙方家庭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原本,李國慶的家人希望能舉辦一場盛大的婚宴來慶祝這個特殊的時刻。然而,王思茹卻持有不同的觀點。她深知李國慶作為村長,肩負著帶領村民勤儉節約過日子的責任。她認為,鋪張浪費並非明智之舉,新事應當新辦。於是,她提議只領取結婚證,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餐簡單而溫馨的飯就好。第二天他們夫妻倆出去旅遊一趟,到人家發達地區去走走看看,就算是旅遊結婚了。
對於王思茹和李國慶這對小夫妻的決定,李國慶的叔叔李大峰和嬸嬸範婉琳表示理解和支援。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理性而務實的選擇,符合當下的社會潮流和價值觀。
然而,李大祥和秦芬卻對此強烈反對,態度異常堅決。他們認為結婚是人生大事,應該辦得隆重而體面。在他們看來,簡單地領個證、吃頓飯,甚至連傳統的婚禮儀式都省去,實在是太過於草率和寒酸。他們擔心這樣的做法會讓別人笑話,也會讓李國慶和王思茹被村上人瞧不起。
李大祥和秦芬試圖說服李國慶和王思茹改變主意,但小倆口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婚姻的幸福不在於形式的奢華,而在於彼此的真心和關愛。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向村民們傳遞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倡導節約、環保的理念。
趁李國慶小倆口領了結婚證回家時,秦芬和楊小婷神神秘秘地把王思茹帶到了楊小婷的房間裡。楊小婷拉著王思茹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思茹啊,我知道你是為國慶著想,想省點錢。但是你看啊,結婚可是人生中的大事,不能這麼省啊。太省了,人家會說閒話的。你想想,結婚的時候不請親戚朋友來見證一下,那多遺憾啊!”
秦芬在一旁也趕緊幫腔道:“是啊是啊,思茹,你別擔心。雖然國慶是過寄給他叔的,但是我們也為他準備有結婚的錢的。結婚這麼大的事,不辦酒席的話,可是要讓別人瞧不起的。”說到這裡,秦芬的眼神有些閃躲,她心裡清楚,原來那筆準備給李國慶結婚用的錢已經被李國慶拿去農場建那排平房,花光了。但為了讓王思茹安心,她還是硬著頭皮回孃家去借了錢回來。當然,她可不敢對王思茹和李國慶說這筆錢是借來的,她怕給他們增添壓力。
王思茹說:“嘴長在別人身上,隨便他們愛說什麼說什麼,我不在乎。不擺酒席一是嫌麻煩,二是浪費錢。聽說你們這裡擺酒席很浪費的,沒必要浪費那些錢。”她心裡暗自思忖著:有那麼多錢不如多買幾頭母豬呢,還能增加些收入。
秦芬趕忙說道:“不浪費的,我們有錢,不需要去借,你別擔心因為擺酒席會欠債。孩子,我們是為你好,這個酒席,怎麼說都是要擺的。”
王思茹聽後,一臉茫然,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擺酒席。幫他們省點錢難道不好嗎?
楊小婷見狀,連忙解釋道:“如果你們不擺酒席,就這樣在一起了,別人就會說你是自來狗,太賤,嫁個男人,連個婚禮都沒有。所以,多少都要擺幾桌,才顯得自己金貴的。”
王思茹聽到這裡,不禁愣住了。她想起那個“自來狗”的說法,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在她的理解中,自來狗就像流浪狗一樣,無家可歸,確實顯得很卑微。她不禁感嘆,原來這裡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有些窮講究啊。
王思茹陷入了沉思,她開始思考這場酒席的意義。雖然她覺得擺酒席麻煩又浪費錢,但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為了自己的尊嚴,也許擺幾桌酒席也是有必要的。畢竟,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她也希望能夠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秦芬接著說:“思茹,你就聽我們的,該辦的酒席還是要辦,該請的客人還是要請。我們不能讓國慶和你在這個人生的重要時刻留下遺憾,你說是吧?”
楊小婷也在一旁附和著:“就是就是,思茹,你就別再固執了。”
王思茹聽著她們的話,心裡有些動搖。她知道秦芬和楊小婷是為了她和李國慶好,但是她又擔心會給家裡帶來經濟負擔。於是,王思茹皺著眉頭說道:“好吧,你們愛做酒席就隨便你們吧。但是還是不要大辦的好,擺幾桌意思意思得了。”
秦芬一聽王思茹鬆口了,連忙說道:“那就只請我和國慶他嬸的孃家,還有李家這五代以內的至親們,這些至親是必須要請的,這樣已經是最少了,也就十桌這樣。”
王思茹不解地問:“十桌是最少的?那最多的得有多少桌啊?”她不禁想起之前聽說國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