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工人們在這裡午休。這樣既方便工人們幹活時的吃飯休息問題,也方便他們家人,想在農場住一兩晚的話,都可以住下。
李芳芳就是因為喜歡有文化的人,才會跟何玉鳳成為朋友,才會暗暗喜歡李國慶。當然她知道李國慶喜歡的是王思茹,說真的她不痛苦也不嫉妒,相反的,跟王思茹見過幾次面後,還覺得王思茹跟李國慶很相配。
現在看到李大發回村了,李芳芳去給李國慶做事時,就很自然的去向李大發請教這樣請教那樣。她的內心是光明磊落的,她知道自己對李大發的喜歡只是一種默默的欣賞,是真心地崇拜和敬仰。
每次看到李大發,李芳芳的心裡都會湧起一股溫暖的感覺。她覺得李大發是個有才華、有見識的人,他的每一句話都能讓她受益匪淺。她喜歡和李大發交流,但是李大發卻擺出一副對任何人都疏離冷淡的架勢來,根本沒有心情跟任何人交流。
這讓李芳芳感覺有點失落,還以為李大發是看不起她,才不想跟她說話。她並沒有想過要去破壞他和他的女朋友的感情,也沒有想過要去爭取什麼。她只是希望能夠一直這樣默默地關注著他,學習他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但是李芳芳向李大發請教問題時,他卻能耐心解答。想跟他說點別的,他又不理人了。在和李大發相處的過程中,李芳芳也會時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她會告誡自己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讓感情衝昏了頭腦。她知道自己不能因為喜歡李大發而失去自我,她要做一個獨立、自信的女性。
李芳芳暗暗喜歡著李大發,她的內心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像李大發一樣,成為一個有文化、有內涵的人。
她是真心崇拜李大發,向李大發請教時,她總按輩分恭敬地叫李大發一聲叔,雖然他們兩家已經八杆子打不著一撇,但是因為同村的男人都還排著同一個輩分,大家平時也習慣了按輩分稱呼對方。李芳芳是個有點好強的女人,李國慶回村搞改革,她是最積極的一個。她不但成了女民兵隊長,還是村文藝隊的骨幹分子,現在她還要學習文化知識。以前雖然也可以請教李國慶,但是李國慶太忙了。現在李大發回來了,李芳芳就直接拜他為師,正兒八經的跟李大發學習起文化知識來。
李國盛遠遠地看著李芳芳像只歡快的小鳥一樣成天黏著李大發,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很不是滋味。他都已經同意去她家做上門女婿了,可李芳芳卻輕飄飄地以她父母不同意為由,拒絕了他。還說她當時只是開個玩笑,沒想到李國盛會當真。
李國盛可不這麼想,他覺得一定是李大發壞了他的好事。如果李大發沒回來的話,說不定李芳芳就真的招了他做上門女婿了。李國盛心裡雖然有些憤憤不平,但他還是怯著李大發那個曾經的村長哥哥,不敢去惹李大發。
他成天滿腦子想的就是怎樣才能讓李芳芳跟他生米煮成熟飯,然後順理成章地跟他結婚。可是,李芳芳跟李大發成天在農場裡忙碌著,而李國慶的農場又不招村上的男人去做事,這讓李國盛想見一眼李芳芳都變得異常困難。
李國盛只能在農場附近徘徊,遠遠地看著李芳芳和李大發在地裡勞作。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李芳芳的笑聲時不時地傳來,如銀鈴般清脆,卻像一根根細針,刺痛著李國盛的心。
他默默地看著,心中的渴望愈發強烈。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接近李芳芳,讓她成為他的女人。
因此,李國盛對自家田地的事務毫無興致,整日在農場周邊遊蕩徘徊。夜幕降臨,他仍未歸家,這可把那些前往農場勞作的女人們嚇得不輕。她們一個個都不敢單獨行動,生怕李國盛會有什麼越界之舉。畢竟,這種愣頭青正處於適婚年齡,見到女人便難以抑制自己的衝動。
李國盛長得不算高大,面容粗獷,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野性。他在農場附近晃悠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盯著那些女人們,讓她們感到不安和恐懼。他的目光時常在女人們身上游移,彷彿在尋找什麼獵物。
女人們私下裡議論紛紛,對李國盛的行為感到十分擔憂。雖然她們知道李國盛的目標可能是李芳芳,但是她們還是儘量結伴而行,避免與李國盛單獨接觸。有時,當李國盛靠近時,她們會加快腳步,或者故意繞道而行,與他保持距離。
然而,李國盛似乎並未察覺到自己的行為給女人們帶來的困擾。他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在農場周圍遊蕩。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使得農場的氛圍變得緊張而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