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平定東北與三韓(2 / 2)

華朝大軍氣勢洶洶,橫掃漠北,我們不能與他們作對啊!不如主動歸附,還能獲得不少優待。”

蹋頓冷冷地說:“我烏桓人從不畏懼任何敵人。我會親自率軍迎戰華朝大軍,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然而,當烏桓的軍隊與華朝大軍正面交鋒時,他們才發現自己的實力與華朝大軍相差甚遠。呂布和高順聯手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烏桓的領地。

知道高句麗王不服被斬的先例,因此當蹋頓被押到呂布面前時,他馬上就道:“我願意歸附華朝,但請將軍饒我一命。”

呂布有些不悅地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早點投降不好,現在才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去後勤處給我幹活。”

蹋頓臉色大變,卻已經失去了繼續頑抗的精氣神,最後只能被迫去當了個後勤兵。當然,這只是呂布對他的懲罰而已,等朝廷的命令來了後,蹋頓作為烏桓王還是會得到善待的。不然,激起烏桓民變就不好了。

東北已定,剩下的就是三韓了。

辰韓、馬韓、弁韓這三個小國位於朝鮮半島上,雖然地處偏遠,但張循出於對後世韓國的反感,仍然決定征服他們,傳旨讓他們無條件投降。

然而,由於遼東樂浪郡的阻隔以及三韓情報資訊的落後,他們並不知道北方的夫餘、挹婁、沮沃、高句麗和烏桓已經被華朝擊敗吞併。

因此,當華朝的使者來到三韓時,他們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對華使進行了羞辱。

這一行為正好給了華朝藉口,征服了東北之後尚未班師回朝的呂布和高順繼續作戰,攻入三韓。三韓的軍隊在華朝大軍的進攻下迅速崩潰,辰韓王、馬韓王、弁韓王相繼被俘。

呂布看著這三個被俘的國王說:“你們三韓小國竟敢羞辱我華朝使者,真是罪大惡極。作為懲罰,你們三韓的子民想要獲得華朝戶口,必須作為勞工無條件服役,經歷三代人沒有罪行才行。並且,還要對你們進行公審斬首。”

三位國王聞言頓時痛哭流涕,心中充滿了悔恨,希望呂布饒他們一命。然而,這沒有用,實際上呂布對他們死不死都無所謂,真正要他們命的是來自後世的皇帝張循,張循才是最反感他們的人,下了密令一定要他們死。

公審毫無懸念,且不說皇帝張循的密令,三位小國王對國內臣民的奴役就足以讓三韓老百姓撕碎他們了,三位國王毫無意外地被呂布斬首示眾。

隨後,三韓合併設立三韓郡,併入幽州。

隨著東北地區的平定,宇文鮮卑的首領宇文末那見自己已經被華朝完全包圍,知道抵抗是無謂的犧牲。於是,他選擇了識時務為俊傑,主動歸附了華朝。

張循得知宇文末那的歸附後,十分高興。他派人傳旨將宇文鮮卑設為一個郡,並任命宇文末那為郡長。雖然宇文末那的軍權被沒收了,但他仍然可以繼續當官,享受榮華富貴,這比三韓國王臣民的待遇要好得多。

宇文末那在接受任命時感激地說:“多謝吾皇接納,從今往後,宇文鮮卑將誓死效忠華朝。”

至此,華朝在東北地區的征戰取得了圓滿的勝利。東北各部落全部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為後續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強對新領土的統治和管理,華朝將東北地區設為雪州,派遣公孫度擔任州長。公孫度原來擔任遼東太守時,與東北各少數民族的關係就不錯。現在由他來出任雪州州長,遼東各少數民族的反抗意識要低了不少,有利於他們更快地融合進華朝。

公孫度在朝廷的指示下,開始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漁獵知識。他派遣官員和技術人員深入各部落,教授他們如何種植作物、養殖牲畜、捕魚狩獵以及製作手工藝品,這些先進的技術和知識使得東北各部落的生產力和文化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同時,公孫度還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鼓勵各部落之間進行物資貿易,互通有無。

在華朝的精心治理下,東北地區逐漸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為華朝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們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林業、漁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使得東北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同時,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瞭解和團結,為華朝的統一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