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巡狩天下(12)(2 / 3)

平復自己的情緒。他知道,作為烏孫的國王,他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隨後,錦衣衛護著龐大的龍輦抵達,烏昊靡等人上前靜候。龍輦是華朝皇帝的專用座駕,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看著這輛氣勢恢宏的龍輦緩緩駛來,烏昊靡等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

等華朝皇帝張循走下龍輦後,烏昊靡趕緊上前鞠躬道:“歡迎華朝皇帝陛下前來烏孫做客。”

他的聲音雖然有些顫抖,但語氣卻十分誠懇。他不知道張循的性格,所以有些忐忑,生怕觸怒了華朝皇帝,給他的烏孫國引來滅國之災。

張循溫和地虛扶了一下,笑著道:“謝謝,叨擾貴國了。”

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彷彿能安撫人心中的不安,讓烏昊靡心裡稍微平復了一些。

然後大家互相介紹了各自的貴妃、王后、大臣之後,一同步入赤谷城,道路兩邊是好奇華朝皇帝長啥樣的烏孫老百姓,一起迎接華朝皇帝一行。

這些百姓衣著各異,卻都帶著一絲節日般的喜慶,彷彿張循的到來是他們期盼已久的盛事。

他們之中,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拄著柺杖,眼神中閃爍著對往昔與華朝交流的追憶;有年輕力壯的青年,胸脯挺得高高的,對華朝的強大充滿好奇與敬畏;還有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騎在父親肩頭,小手揮舞,對這位遠道而來的皇帝充滿了好奇。

當然,這些人都是被挑選過的,有過劣跡或對華朝不滿的人,早已被烏孫官方看管起來,是不可能出現在街道上的,避免衝擊華朝皇帝造成無謂的衝突。這樣的安排既體現了烏孫國對張循的尊重,也暗含了他們對國內局勢的嚴格控制。

張循放心大膽地走在烏孫國首都的街道上,看起來相當親民,膽子也相當大,竟然敢在異國他鄉與陌生的外國臣民近距離接觸。

他不時停下腳步,與路邊的百姓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甚至親手撫摸孩子們的頭,給予他們溫暖的微笑。這樣的舉動,讓烏孫百姓對華朝皇帝的好感倍增。

實際上是張循早已透過系統推演過,今天不會發生什麼危險,所以他才這麼放心大膽、無所顧忌。

但這份從容與自信,也更造成了烏孫臣民的敬佩和傾心,覺得張循不愧是天朝上國皇帝,龍行虎步、氣度恢宏、和藹可親,不是旁邊那小心翼翼的烏孫國王烏昊靡可比。

烏昊靡雖然也努力展現出國王的威嚴,但在張循的光芒下,他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來到烏孫國王宮,烏昊靡舉行國宴歡迎張循一行的到來。王宮內部金碧輝煌,各種珍貴的裝飾品琳琅滿目,特意顯示出烏孫國的富庶與奢華,但張循毫不在意。

無論烏孫國怎麼裝扮,都不可能比得過華朝皇宮。

雙方在宴會上把酒言歡,互道祝福之語。張循舉杯向烏昊靡表示,願兩國友誼長存,共同繁榮;烏昊靡也回應道,願華朝皇帝萬壽無疆,兩國關係更加緊密。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氛圍中,暗流湧動。

第二天,雙方進入正式的會談。張循闡述了烏孫國的建國曆史,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彷彿每一個字都蘊含著千鈞之力:

“你們烏孫國其實是發源自涼州河西走廊一帶的羌族,跟華夏民族一樣,都是炎黃子孫,只是後來跟著大月氏遷徙到了西域邊陲。我們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因此,希望與烏孫國加強經貿合作,共同守護這條連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

烏昊靡聽了這些話很不得勁,心中五味雜陳。拉祖宗的關係,牽強附會說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華夏民族,這不就是想讓烏孫像龜茲、移支、姑墨一樣,主動歸附華朝麼?

他烏孫國自立國以來,歷經風雨,從未向任何國家低過頭。如今,張循這番話,無疑是在挑戰他的底線。

不管怎麼樣,他烏孫建國幾百年,無論匈奴、康居、大月氏(貴霜)都沒能打垮他們,他怎麼可能好好的國王不當,去臣服於華朝,當一個臣子麼?

別的不說,現在他當國王,能與華朝皇帝張循平起平坐一起把酒言歡。等他臣服華朝後,哪怕華朝給他一個州長的職位幹,地位也遠遠不如現在,州長和皇帝之間還隔著各部部長、內閣大臣呢!即使內閣大臣,也不過是張循的臣子而已。

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落差。

所以,烏昊靡裝作沒聽懂張循的話,只是附和稱絲綢之路對大家都有好處,烏孫國一定會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如遇外敵入侵,則可以聯合出擊,保護絲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