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蒙曼說唐:武則天 作者:雙曲線

因此在高宗一朝,李勣雖然官居一品司空,可是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做聲,可以說是韜光養晦。這就是政治智慧。

所以,李勣在廢王立武的問題上持中立態度,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是軍方人物,不宜捲入內爭;他非常謹慎,不願介入皇家事務;他和長孫無忌不是一個陣營的人,沒必要跟著長孫反皇帝。

這樣,朝廷分成了支援、反對和中間三派。朝廷中有了派系,皇帝就可以上下其手了,李治和武則天利用手中的權柄,不斷利用支援派,團結中間派,打擊反對派。整個形勢對比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反對派雖然佔據著宰相的大多數,但是已經不再具備整體優勢,而且,他們缺乏軍隊的支援。武則天和唐高宗已經勝券在握了,他們不需要再顧忌什麼。沒過多久,反武派中最激烈的成員褚遂良就被貶為潭州都督。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長沙,從首都長安貶到長沙去了,您一邊歇著去吧。褚遂良一被貶逐,反武派一下子沉默下來,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弱勢,也意識到武昭儀的厲害。人性中懦弱的一面佔了上風,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位置,統統選擇了沉默。

。 想看書來

三 六宮新主

內宮外廷的障礙都已經消除,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二日,唐高宗下詔:“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併除名,流嶺南。”這真是愈加之罪,何患無辭啊。到此為止,王皇后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她本想引進競爭機制,讓武則天和蕭淑妃兩敗俱傷,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沒想到“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自己做套把自己裝進去了。而當年和她爭風吃醋的蕭淑妃,反倒成了同病相憐的難姐難妹。

皇后廢了,中宮不可一日無主。六天之後,十月十八日,許敬宗聯絡百官上表,請求重立中宮。當天,皇帝就頒佈了立武昭儀為皇后的詔書: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待從,弗離朝夕,宮壼之內,恆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這個詔書的意思是說,武則天門第很好,是國家的勳臣之後,而且有才華有品德,所以才被選入後宮,在後宮之中,深得眾人喜歡。我當年做太子,整天侍奉父親於床前,父親看我如此周到用心,很想獎賞我,就把武則天賞賜給我了。這事兒就與漢朝的王政君如出一轍,所以現在我要立她為後。這簡直就是一篇戰鬥檄文,每一句話都直接針對反對派的反對理由。

本來,反對派反對武則天有三個理由:第一,武則天出身低;第二,武則天不是先帝為李治所娶;第三,武則天侍奉過先帝,有歷史汙點。這篇詔書針對上述三點一一駁斥,且彈無虛發:反武派說武則天門第低微,這個詔書就強調她是功臣之後,本朝勳貴;反武派說武則天不是先帝所娶,詔書就說她是唐太宗因為唐高宗孝順懂禮而賜予他的,因此也符合先帝的意志;反武派說武則天侍奉過先帝,詔書就把武則天比附成王政君。王政君是誰啊?她本來是漢宣帝的宮女,因為太子剛剛死了心愛的良娣,宣帝就把她賞賜給太子,作為安慰。這個太子就是後來的漢元帝。王政君一經寵幸,很快生下了兒子,所以元帝繼位後,她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后。詔書引用王政君這個典故,首先,偷換身份,把武則天從先帝的才人演變成先帝的宮女,宮女只是宮廷中的服務員啊,她不是皇帝的妻妾,這個典故用得好,這樣就避免了*的嫌疑。其次,王政君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后,關鍵在於她給漢元帝生了兒子,這也就再次強調了武則天相對於王皇后的優勢,就是唐高宗在廢立問題上反覆強調的:王皇后無子,武則天有子。這麼一來,武則天的三個問題就都不存在了,立她為皇后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合法。

所以我們說這篇詔書就是一篇駁論文章,把武則天從尷尬的境地解脫出來。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武則天的心腹許敬宗。滿腹經綸的許敬宗,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十一月一日,司空李勣送璽綬給武則天,正式冊立她為皇后。武則天從貞觀十一年進宮,一路坎坷,歷經十八年的掙扎,至此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一個人能有幾個十八年?十八年,對有的女人來說,就是一生啊。此時的她,終於可以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了,只是這個天子,已經從唐太宗換成了唐高宗。

躊躇滿志的新皇后立即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一面。冊立的當天,她就在肅義門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酋長的朝拜,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