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臥底(1 / 2)

到方丈室喝茶之後,潘曉晨對於那裡的低調奢華的陳設印象深刻,處處都透著兩個字“有錢”,這在佛門裡似乎有些違和,為什麼方丈室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呢?她也曾去過別處的寺院參訪,大部分陳設簡陋,有很多都是破舊維修,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擁有珍貴的紅木傢俱僅此一家,而這個道真法師給人感覺又不像假僧人,一個疙瘩又一個疙瘩反覆結在一起,潘曉晨一時找不到突破口。

她看了看時間,這時伍月應該在吃飯,她想給伍月打個電話,跟她商量一下,或許會有啟發。潘曉晨想到這裡撥通了伍月的電話,伍月秒接:

“小晨晨,這麼快就想我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咱們今天剛剛分開好不?”伍月笑著打斷她。潘曉晨也笑起來:

“那算一個半秋,好了,哈哈哈……”

“真有你的,三以內的數學你算得準準的!哈哈哈……我猜得到你找我有什麼事,調查沒線索了吧?”

“是啊,你走後我一直在找突破口,但是一無所獲。”

“我給你捋捋,第一個是和田玉手串,咱們不是說了,從這位師父的手串下手嗎?”

“這是一個思路,但是我跟那位師父不熟,只見過一面,不知道師父的法名,無從下手啊!”

“第二個,你去找那個發現問題的義工,她們叫什麼來著,賢福?賢止?”

“對,還有一個負責財務叫賢懺。”

“對啊,問問他們,尤其是那個賢懺,或許能有新的線索。”

“這是一個思路,我看看能不能先去寺裡做義工,跟他們熟悉了,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再問。”

“第三個,你可以從信眾下手,開始調查,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功德金消失也許不是一次,之前是不是有過,後來怎麼樣了?”

“月兒,你這個思路提醒了我,如果這個功德金存在問題,那真的有可能不止一次。”

“師父不是講了嗎?貪心這件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而且膽子會越來越大。”

“說得對哦,月兒,沒白學習,這算學以致用了!對了,你對方丈室有什麼印象?”

“我感覺那椅子坐著好舒服,桌子上的花紋也好看,牆上掛了那麼多畫,還挺有文化氣息的。”

“你不覺得那裡有點過於奢華了嗎?”

“是有點兒,我想是不是信眾佈施的。”

“那裡的傢俱價值不菲,信眾夠有錢的。我一時說不出什麼,但總覺得有點奇怪。”

“那這個豪華方丈室也可以成為你調查的一個入口。”

“嗯嗯,跟你一聊,有了四個路徑,現在我感覺好多了,不像剛剛一籌莫展,一團亂麻。”

“祝你順利,小晨晨,相信你很快就會有突破!”

伍月說完掛了電話。

潘曉晨想了想,目前四個思路中最可行的就是去寺裡做義工,寺院沒有門檻,做義工隨時都可以,立刻行動,她離開民宿,再次來到天明寺。禪修營期間她和伍月已經把寺院以及周邊逛得清清楚楚,她熟門熟路地來到大寮,義工們在準備午餐,還是流水線式的摘菜、洗菜、切菜,潘曉晨瞄到賢福、賢止在摘菜、洗菜,她加入到這條流水線,蹲在兩個人對面,把洗乾淨的菜從水盆裡撈出來,放在另一個大盆裡。

賢福、賢止看見潘曉晨來幫忙,抬頭對她笑笑,口稱“阿彌陀佛”,潘曉晨也說了一句“阿彌陀佛”,在寺院裡這四個字非常好用,可以是“你好”、“謝謝”、“對不起”、“抱歉”、“你真棒”等很多意思,用在不同場景,使用不同聲調,這四個字會呈現不同的意思。賢福邊摘菜邊對潘曉晨說:

“您好,隨喜讚歎您來大寮幫忙,您是第一次來寺裡嗎?”

“不是,我前幾天剛剛參加了禪修營。”潘曉晨如實說。

“哦哦,那太好了!隨喜隨喜,我們都在大寮幫忙,沒福報去禪修營學習。”

“學習了之後,感覺非常受益,所以我來給自己培培福報。”

培福報是一種術語,佛教認為有機會學習、修行是需要福報的,就像去某個地方,需要乘坐火車,培福報就像攢錢買車票,攢錢叫“集資糧”,如何“集資糧”呢,比如做義工、做善事、幫助別人,這些都是“集資糧”的方式,等資糧集到一定程度,福報夠了,就可以去學習了。當然在大寮裡做義工也是修行,也是一種“集資糧”的方式,沒有福報的人,寺院在眼前,他們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