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鄱陽湖大戰(四)(1 / 2)

張無忌一臉嚴肅地站在高處,目光如炬,他揮舞著手中的令旗,大聲喊道:“傳我命令,命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湯和四位將軍,速速率領各自麾下兵馬,全軍即刻出擊,務必將那敗逃的漢軍一舉殲滅!”

隨著張無忌這道軍令的下達,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以及湯和四人不敢有絲毫怠慢。

他們接令之後,立即整軍出發。一時間,馬蹄聲響徹雲霄,旌旗飄揚,喊殺聲震耳欲聾。

四路大軍猶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分別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朝著鄱陽湖奔騰而去。

沒過多久,這支氣勢磅礴的軍隊就如同一張巨大的網,迅速將從鄱陽湖狼狽敗逃的二十萬漢軍緊緊包圍起來。

只見戰場上塵土飛揚,刀光劍影閃爍不停,喊叫聲此起彼伏。

此時,朱元璋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手持長劍,高聲呼喊:“兄弟們,給我衝啊!活捉陳友諒者,重重有賞!降者免死!”

其餘三位將領也紛紛響應,帶領著手下士兵們奮勇殺敵。

儘管漢軍遭遇了挫敗並開始撤退,但他們仍然擁有著多達二十萬的龐大兵力。

同時,朱元璋及其麾下的另外三位將領所統率的軍隊同樣不容小覷,每位將領都各自率領著五萬雄兵,加起來亦是整整二十萬的大軍。

如此一來,雙方的軍力對比可謂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戰場上瀰漫著緊張的氣氛,雙方士兵嚴陣以待,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一觸即發。

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鄱陽湖面上突然風起雲湧,天色似乎也為之暗淡了幾分,彷彿連天地都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而震顫。

漢軍之中,逃出火海的陳友諒身著鐵甲,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激勵著士氣低落計程車兵們:“兄弟們,我們已無退路,唯有背水一戰,方能求得一線生機!”

戰鬥的號角終於吹響,兩軍如潮水般碰撞在一起,刀光劍影交織成一張死亡的網。

漢軍雖敗退至此,但士氣在陳友諒的激勵下竟奇蹟般地回升,與明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湯和四位將領各展所長,指揮若定,然而漢軍的頑強抵抗超出了他們的預料,戰鬥異常慘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傷亡開始逐漸上升,原本整齊的陣型在漢軍的猛攻下變得支離破碎。

鮮血染紅了大地,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戰鼓聲、兵器碰撞聲以及士兵們的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的戰爭畫卷。

高處觀戰的張無忌,目睹此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憂慮。

若此戰不勝,不僅會影響整個戰局,更可能動搖軍心,導致前功盡棄。

於是,他果斷下令:“楊逍何在?”

楊逍聞言立即上前,拱手待命。

張無忌目光堅定,沉聲道:“命你即刻率領明教十萬精兵,前往鄱陽湖增援,務必打破僵局,確保全勝!”

楊逍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調集兵馬,整裝待發。

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不僅關乎戰局,更關乎明教的未來。

因此,他親自挑選了最精銳計程車兵,配備了最精良的武器,誓要一戰功成。

十萬大軍在楊逍的帶領下,如同一條巨龍般蜿蜒而出,向著鄱陽湖戰場疾馳而去。

沿途,塵土飛揚,旌旗招展,士兵們士氣高昂,戰意盎然。

楊逍率領的增援部隊抵達戰場時,正值明軍與漢軍陷入膠著狀態。

楊逍立即指揮士兵們加入到戰鬥中,他們如同天降神兵,給漢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同時,楊逍還利用自己的智謀,巧妙地佈置戰術,分割包圍漢軍,逐步削弱其戰鬥力。

楊逍的增援下,明軍逐漸扭轉了戰局。

漢軍在明軍和楊逍大軍的雙重夾擊下,開始敗退。

陳友諒見狀,心中悲憤交加,他深知大勢已去,但仍不願放棄。

陳友諒高舉長槍,怒目圓睜,對著四周逐漸逼近的明軍與楊逍的精兵,高聲喝道:“今日雖敗,吾陳友諒猶有壯志未酬!張無忌,你可敢與我一戰?以單打獨鬥,決一死戰,來定這天下歸屬!”

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彷彿驚雷炸響,令雙方都暫時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目光聚焦在這位漢軍統帥身上。

張無忌聞言,眉頭緊鎖,他深知陳友諒的武藝高強,更明白這場決鬥背後所承載的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