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親手烹製的點心與洗淨的衣物,前往蒙恬暫居之處。蒙恬本就出身軍旅,常年征戰四方,生活起居自是粗疏簡單,多有疏落之處。卜香蓮踏入屋內,環顧四周,看到衣物隨意放置,被褥略顯凌亂,便輕柔地說道:“將軍,您這起居之處太過簡陋,且讓香蓮為您整理一番。”說罷,她便手腳麻利地忙碌起來。她先將衣物仔細疊放整齊,每一道褶皺都撫平,如同在對待珍貴的寶物,被褥也被她鋪得平平整整,沒有一絲褶皺,又拿起掃帚清掃地面,角落也不放過,動作輕盈而嫻熟。蒙恬在一旁看著,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說道:“有勞姑娘了,你如此悉心照料,我實在於心不安。我在軍中習慣了簡單生活,未曾想給姑娘添了麻煩。”卜香蓮抬頭,臉頰微微泛紅,如天邊的晚霞,淺笑道:“將軍救我性命,香蓮做這些都是應該的。將軍常年征戰,想必經歷了許多驚險之事,可願與香蓮講講?”蒙恬坐在凳上,目光深邃而悠遠,緩緩說道:“行軍作戰,自是充滿危險與挑戰。有次與敵軍對陣,敵眾我寡,我軍被圍于山谷之中,箭矢如雨般落下,密集得彷彿要遮蔽天空,將士們雖心生畏懼,但仍堅守陣地。我當時心想,定要帶領他們突圍,於是冷靜指揮,觀察敵軍的每一個部署,終於找到了敵軍防線的薄弱之處,如同一道曙光穿透黑暗,成功突圍。”卜香蓮聽得入神,不禁讚歎:“將軍真乃英勇無畏,如此困境都能化解,實是令人欽佩。”
在這一來二往的相處之中,二人漸生情愫。一日,蒙恬看著卜香蓮忙碌的身影,忍不住說道:“香蓮,亂世之中,你如一縷清風,讓我這顆疲憊之心有了棲息之所。我見過太多的血雨腥風,而你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寧靜與溫暖。”卜香蓮羞澀地回應:“將軍,您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能伴您左右,是香蓮之福。您心懷天下百姓,這份胸懷就值得香蓮敬仰。”蒙恬輕輕握住卜香蓮的手,那雙手寬厚而溫暖,說道:“若能與你相伴一生,遠離戰火紛爭,該是何等幸事。但我身負使命,不知何時又要奔赴戰場。”卜香蓮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擔憂:“將軍不必憂慮,香蓮會在此等候將軍歸來。只是戰場兇險,將軍千萬要保重自己。”
他們四處尋覓優質的材料,從各種獸毛的挑選,到筆桿材質的甄別,歷經無數次嘗試。在制筆工藝上,從扎毛的手法、筆頭的形狀,到製作流程的先後順序,都反覆琢磨。一日,蒙恬拿著一支製作失敗的筆,無奈地說:“香蓮,這扎毛的手法看似簡單,卻難以掌控,此次又失敗了。”卜香蓮接過筆仔細端詳,眼神專注而認真,說道:“將軍莫急,我們可以試著調整一下扎毛的角度與力度,或許會有轉機。我聽聞隔壁村有位老者,擅長手工技藝,我們不妨前去請教一番。”蒙恬點頭稱是:“此計甚好,多些借鑑,總能找到成功的方法。”
每一次失敗,都成為他們前進的階梯;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讓他們更加堅定信念。終於,一套完整而精湛的選料和製作技藝被他們總結出來。蒙恬說道:“香蓮,此技藝乃我們心血所成,當造福更多之人。”卜香蓮贊同道:“將軍所言極是,我們應將其傳授給村民,讓善璉村因筆而興。”
蒙恬與卜香蓮並未將此技藝據為己有,而是慷慨地傳授給善璉村的村民。村民們本就勤勞聰慧,得此技藝,如魚得水。自此,善璉村家家皆出筆工,戶戶都能制筆。善璉所制之筆,因選材精良、工藝精湛,“湖穎之技甲天下”,湖筆之名,漸漸傳遍大江南北。
然而,秦朝的政治風雲變幻莫測。蒙恬因遭奸人陷害,被賜死。訊息傳至善璉村,卜香蓮悲痛欲絕。她望著與蒙恬共同生活過的地方,往昔的點點滴滴如刀割般刺痛著她的心,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順著臉頰肆意流淌,打溼了衣衫。她哭喊道:“將軍,你曾說要與我相伴,為何如今卻離我而去?這世間還有何公道可言!”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還有蒙恬的幼子蒙穎需要照顧,還有蒙恬與她共同開創的制筆技藝需要傳承。
於是,卜香蓮強忍著悲痛,帶著蒙穎回到自己的故里。在那裡,她深居簡出,默默地將制筆技藝傳授給村中的孩童與有志於此的年輕人。有孩童問道:“婆婆,為何要如此用心教我們制筆?”卜香蓮慈愛地看著他們,眼神中滿是期許:“這湖筆技藝是一位大英雄與我共創,承載著許多的心血與希望,你們定要學好,傳承下去。”
歲月流轉,善璉村的制筆業在卜香蓮的堅守下得以延續,並且愈發繁榮。善璉村的鄉民們,對蒙恬與卜香蓮滿懷感激與崇敬。他們尊蒙恬為“筆祖”,在村西建起宏偉的蒙公祠,祠內香菸嫋嫋,終年不絕,彷彿是百姓們對蒙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