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諸葛亮北伐(1 / 5)

小說:三國前傳 作者:文嶽

這劉先主病到彌留之際,宣示遺命,諸葛亮、李嚴等都在床榻前。先主看著諸葛亮,說:“丞相啊,您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嗣子要是能輔佐,就麻煩您匡扶;要是不能輔佐,您可以取而代之。”嘿,先主心裡也明白嗣子劉禪不太有能耐。諸葛亮趕緊拜倒在地,說道:“臣一定竭盡全力,效盡忠誠,誓死不二,報答陛下的恩寵。”先主於是讓李嚴代作遺詔,留囑嗣君。又把劉永、劉理兄弟叫到跟前,讓他們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丞相,千萬不能違背。接著又對翊軍將軍趙雲叮囑了幾句,無非是託他輔佐國家。說完這些,先主長嘆一聲,閉上眼睛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

諸葛亮主持喪事,把劉備棺殮好,讓李嚴擔任中都護,留在永安鎮,自己帶著百官護送靈柩回成都。太子劉禪當時在都城留守,沒辦法去奔喪,就出了城門,在路邊等著靈柩。等靈柩到了,迎入正殿,舉行哀禮。禮畢後展讀遺詔,詔上說:“朕剛開始生病,只是下痢而已,後來又轉成其他病,恐怕很難好起來了。人到五十歲,不算夭折,朕已經六十多歲了,還有什麼遺憾呢?也不再為自己悲傷。只是牽掛著你們兄弟。要努力啊,不要因為小惡就去做,也不要因為小善就不做。只有賢德才能服人,你們父親德行淺薄,不值得效仿。你們兄弟要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丞相,努力追求聞達,不要違背朕的命令。”

太子劉禪拜受遺詔,諸葛亮就請劉禪繼承皇位,改元建興,這就是後主。追諡先主為昭烈皇帝,安葬在惠陵;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下詔大赦。益州從事秦宓已經被釋放,諸葛亮把他選為益州別駕。秦宓可是個有才華的人,和法正一樣都是有本事的。諸葛亮因為法正早死,常常感嘆要是法正還在,一定不會讓主上東征,就算東征也不至於失敗得這麼慘。所以秦宓因為進諫得罪,諸葛亮很惋惜,等赦免後就錄用了他。後主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接著又讓他領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裁決,後主就只是拱手接受。

諸葛亮制定官職,修明法制,賞罰分明,風氣肅然。這時候,益州的郡帥雍闓殺了益州太守,叛蜀附吳。諸葛亮因為剛遭遇大喪,不便動兵,而且想和吳一起伐魏,所以決定緩徵。廣漢太守鄧芝這時入朝擔任尚書,他看出諸葛亮的心思,請求去東吳修好。諸葛亮高興地說:“我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現在終於有了。”鄧芝問是誰,諸葛亮說非你不可,鄧芝也不推辭,奉命就出發了。

吳王孫權這時候把鄂縣改名為武昌,作為吳都。聽說蜀中派使者來了,心裡起了疑心,不肯馬上見。鄧芝等了兩天,寫了封信給孫權,說:“我這次來,不僅是為了蜀,也是為了吳。如果大王不想見我,我就走了。”孫權看到信,就把鄧芝召進來。鄧芝行了禮,就問孫權:“大王您是想跟魏和呢,還是跟蜀和?”孫權回答說:“我不是不想和蜀和,只是擔心蜀主年紀小,國家又小,敵不過魏,所以心裡疑慮。”鄧芝說:“大王您是當世英雄,諸葛亮也是有才能的人。蜀有重險,吳有三江,要是互相作為唇齒,進可以兼併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現在大王甘心侍奉魏,魏一定會要求大王入朝,索要王子去侍奉,一旦不答應,就會奉命討伐。蜀也會順流進取,我擔心大王會兩面受敵,江東的土地就保不住了。請大王好好考慮。”孫權沉思了一會兒,說:“你說的有道理,我會和蜀連和,麻煩你先回去通報,我會派使者去訂盟。”鄧芝就告辭回去了。

過了一年,吳派中郎將張溫來報聘。張溫到了成都,後主馬上接見,諸葛亮等也都以禮相待,和他申盟好。張溫談笑自若,很有傲慢的樣子。過了兩天,就準備告辭東歸。諸葛亮帶著百官親自去餞行,唯獨秦宓沒到。諸葛亮多次派人去催,過了好一會兒才看到秦宓來。張溫問:“還等什麼人?”諸葛亮說:“益州學士秦宓。”過了一會兒秦宓來了,張溫就笑著問:“您作為益州學士,到底學了些什麼?”秦宓正色道:“蜀中三尺童子都在學習,何況我們這些人呢?”張溫問:“您既然學問深厚,一定知道天文,天有頭嗎?”這問題問得有點無聊。秦宓隨口回答說有。張溫問頭在哪裡?秦宓說:“天在西方。《詩》裡說‘乃眷西顧’,所以西方有頭。”張溫又問天有耳朵嗎?秦宓回答說:“天處高聽卑。《詩》裡說‘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要是天沒有耳朵,怎麼能聽到聲音呢?”張溫又問天有腳嗎?秦宓又引用《詩》裡‘天步艱難’,證明天有腳。張溫又問天有姓嗎?秦宓回答說姓劉。張溫問怎麼知道的?秦宓說天子姓劉,所以可以推知。嘿,這隨口就說得頭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