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華歆把伏皇后殺了,還把伏氏家族都給滅了,然後去跟曹操彙報。曹操那叫一個高興啊,把華歆當成頭號功臣,還讓他做了軍師。說起華歆這履歷,原本也是有點名氣的。他跟北海人管寧、邴原是同學,當時號稱三人為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
不過這華歆表面上裝作高尚,其實心裡可貪了。管寧曾經在園子裡種蔬菜,鋤地的時候看到金子,理都不理就走了。華歆卻在旁邊撿起來看了看,然後又扔了下去。管寧看到華歆這樣,就覺得他這人不怎麼樣。有一天,他們一起坐著看書,外面傳來車馬聲,管寧沒反應,華歆卻放下書跑出去看。從那以後,管寧就跟華歆割席斷交了,不再跟他做朋友。後來管寧隱居在山谷裡,終身都不做官。邴原雖然被曹操徵召,做了丞相徵事,但也是閉門自守,沒什麼事就不出門。這兩人的志趣都挺值得稱讚的。
華歆呢,後來做了豫章太守,就歸服了孫吳。再後來又得到曹操的徵召,去了許都,參與司空軍事。荀彧死後,他就接替荀彧做了尚書令,全心全意地侍奉曹操,那可是相當賣力,就像給老虎當幫兇似的,把皇帝的皇后都給殺了。
這漢獻帝自從伏皇后死了之後,心裡一直難過。曹操卻跑過去說:“我女兒都已經受到寵信了,二女兒特別賢良,可立為皇后。”漢獻帝沒辦法,只好在建安二十年正月,冊立曹貴人節為皇后。百官因為這是魏公曹操的女兒,都各種阿諛奉承,還到魏公府去祝賀,這就不用說了。可憐曹操的大女兒,還得給妹妹行禮朝參。
曹操又起兵西征,讓夏侯淵、張合做先鋒,自己率領眾將在後面接應,去攻打漢中。張魯聽到訊息,趕緊跟弟弟張衛商量。張魯覺得曹操兵力太猛,不如投降。張衛卻覺得漢中地勢險要,能擋住曹操,於是就召集兵馬,據守陽平關。這陽平關在群山峻嶺之中,那可是天然的險要之地,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曹操連續攻打了一個月,都攻不下來,就想撤兵回去。西曹掾郭諶進營帳勸阻說:“張魯兄弟不合心,肯定會有內變,不如再等等,總會有機會的。”曹操就想出了個主意,假裝撤軍,把營寨都拔了起來。張衛聽說曹操撤兵,就出關追擊。哪知道走到半路,突然有幾千頭野鹿衝進了衛軍,衛軍一下子亂了陣腳。沒想到曹操把後面的軍隊變成了前面的,像潮水一樣湧過來。張衛哪裡抵擋得住,趕緊往回跑。曹操又乘勝追擊,四面圍攻,守兵都沒了鬥志,紛紛逃走,張衛也只好連夜逃走,和張魯一起逃到了巴中。
張魯臨走的時候,左右建議把倉庫都毀掉,別給敵人留下。張魯卻很感慨地說:“我本來就想歸命國家,只是一直沒能實現,現在不得已逃到巴中,倉庫就應該歸國家,怎麼能毀掉呢?”於是把倉庫都封好,這才往西走。曹操進入陽平關,一路暢通無阻,直接到了南鄭。看到張魯把倉庫封好走了,料想他有投降的意思,就派人去安慰張魯,讓他來投降,保證給他侯封。張魯回信表示願意投降,曹操就派官吏去迎接他,以客禮相待,封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張魯的五個兒子以及部將閻圃等,也都封了爵。還有馬超的遺將龐德,也投降曹操受封。曹操就讓張魯去封國,留下夏侯淵、張合鎮守漢中,然後下令班師。
主簿司馬懿建議說:“劉備靠欺詐手段奪取了劉璋的地盤,蜀人還沒歸心。現在您已經得到了漢中,益州肯定會震動。如果趁機進攻,一定能把益州拿下,聖人不能違背時機,也不能錯過時機啊。”曹操笑著說:“人啊,就是不知足,得了隴,還想蜀。”就沒聽司馬懿的話,起身回鄴了。從這裡就能看出司馬懿比曹操還貪心狡猾。
再說曹操的妻子丁氏沒有生育,妾劉氏生了兒子曹昂,在宛城遇難。曹操又娶了個娼女卞氏,生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就特別寵愛卞氏。曹操把妾扶正,廢了丁氏,讓卞氏做了繼室。曹操本來就沒什麼禮義。曹植性格機警,才學又敏捷,曾經寫了《銅雀臺賦》,提筆就寫好了,文采相當不錯,曹操特別喜歡他,想立他為嗣子。問賈詡,賈詡不說話。曹操再三追問,賈詡才微笑著說:“我在想袁紹、劉表父子的事呢。”這話說得夠明白了。曹操就大笑了一下,不再提立嗣子的事。
後來丁儀、楊修等人又多次稱讚曹植的才能,勸曹操立嗣子。曹操又開始懷疑了,就寫信問百官。尚書崔琰直接在板上寫了回覆:“按照春秋大義,立子應該以長為尊。五官將指曹丕。他仁孝聰明,應該繼承正統。我願意誓死守住這個道理,不敢違背。”曹操看到信後,忍不住嘆了口氣。因為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不偏袒自己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