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加推重他。
崔琰曾經推薦鉅鹿人楊訓,讓他做丞相屬掾。曹操從漢中回來後,眾官吏商量要給曹操進封王。楊訓就發表了稱頌曹操的文章,極盡阿諛奉承。崔琰看了不高興,就寫信責備楊訓說:“看了你的表,事情挺好的。但時機啊時機,總會有變化的。”曹操知道後,讓左右去告訴漢獻帝,取得詔命,晉爵魏王。
這時候南匈奴單于呼廚泉派使者來朝,還祝賀魏王曹操。曹操擔心自己的儀容不能服眾,就讓崔琰做替身,自己拿著刀在旁邊站著。崔琰眉目疏朗,鬍鬚有四尺長,很有威嚴。所以曹操才這麼做。等到外使謁見完回去後,呼廚泉問使者魏王的德儀怎麼樣。使者笑著說:“魏王的姿態確實非凡,但那個拿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這使者還挺有眼光。呼廚泉就親自入朝,被曹操留了下來,每年給他錢帛、芻米,按照列侯的標準。還讓右賢王去卑監管匈奴。後來把匈奴分成五部,讓呼廚泉的子弟都做部長,選漢人做司馬,充作部監,目的是分散匈奴的勢力,不讓他們太猖獗。不過胡人大多散居在內地,沒什麼防備,華夷界限逐漸被打破,這不能不說曹操是始作俑者。
曹操覺得自己威德遠揚,沒人能比。後來得知崔琰信裡說會有變化,就認為他是在抱怨誹謗,把崔琰關進了監獄,罰做徒隸。有一天晚上,曹操在銅雀臺上玩賞,看到曹植的妻子乘車出遊,穿著華麗的衣服,打扮得特別漂亮。曹操心裡就很生氣,沒心情賞了,回家後就逼她自盡。又因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哥哥的女兒,遷怒於崔琰,就把崔琰也賜死了,當時沒人替崔琰喊冤。東曹掾毛玠覺得崔琰無辜,寫文章哀悼,也被抓了起來。幸虧有僚佐桓階、和洽替他申理,才被釋放,免了官回家。
曹操因為南匈奴已經歸服,突然想起故中郎將蔡邕有個女兒叫蔡琰,流落在匈奴。於是就派使者帶著金子去把蔡琰贖了回來。蔡琰字文姬,博學多才,精通音律。蔡邕曾經晚上坐著彈琴,琴絃突然斷了,蔡琰知道是第二絃。蔡邕以為她是偶然猜著的,又彈了一次,蔡琰又說是第四弦,果然沒錯。後來蔡琰嫁給了河東衛仲道,不幸丈夫死了又沒有孩子,就回孃家了。蔡邕被王允殺了之後,家裡變得流離失所,蔡琰就被胡人擄走了,到了右賢王帳下,生了兩個兒子,寫了《胡笳十八拍》,流傳得很廣。曹操跟蔡邕一向關係不錯,所以把蔡琰贖回來,讓她再嫁給屯田都尉董祀做繼妻。這蔡琰雖然有才,但沒什麼節操,留下了遺憾。
董祀剛娶了蔡琰,就犯了法,要判死罪。蔡琰聽說後,披頭散髮,光著腳跑去曹操那裡求情。曹操正在大會賓客,滿座都是官員。有屬吏進去說了幾句,曹操就對賓客說:“蔡伯喈的女兒在外面,各位想不想見一下?”賓客都說想見。曹操就讓屬吏把蔡琰帶進廳。蔡琰到臺階前跪下,為丈夫求情,說得特別傷心,滿座的人都被感動了。曹操對蔡琰說:“這情況確實值得同情,但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怎麼辦呢?”蔡琰哭著說:“明公您馬廄裡有萬匹馬,虎士成林,難道就捨不得一匹快馬,幫我一把嗎?”曹操被感動了,就讓屬吏趕緊去送赦書,赦免了董祀的死罪。還讓蔡琰起身進廳,賜給她頭巾、履襪,然後問她:“你父親留下的文籍,還儲存著嗎?”蔡琰回答說:“以前父親賜的書有四千多卷,因為流離失所,沒剩下多少了。現在能記起來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又說:“現在派十個文吏到你那裡去錄述。”蔡琰介面說:“我聽說男女有別,禮不親授。請給我紙筆,我會按照要求寫。”曹操就讓蔡琰回家,讓她隨時錄送。蔡琰把曹娥碑文也一起錄入。碑文是邯鄲淳寫的,後面有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虀臼。”這是蔡邕寫的。曹操看這八個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查了曹娥的履歷,知道這是順帝年間的孝女,她父親是巫祝,在虞江迎婆婆神,溺水死了,撈屍沒撈到。曹娥年僅十四歲,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也跳進江裡,揹著父親的屍體,一起浮在江面上,鄉里人把他們埋葬了。這事兒發生在順帝建安二年。後來縣長度尚又給她改葬,在墓道旁立了碑,讓弟子邯鄲淳寫了文章。蔡邕去南方遊玩弔古,就在碑後面寫了這八個字。當時大家都不明白,連曹操這麼聰明的人都被難住了。他問左右的文吏,只有主簿楊修知道蔡邕的意思。楊修說黃絹是絲染色,色旁加系,就是“絕”字;幼婦就是少女,少女拼成一個字,就是“妙”字;外孫是女之子,女旁加子,就是“好”字;虀味屬辛,臼受辛器,就是受旁辛字,合成“辭”字,總的來說就是“絕妙好辭”。曹操不禁歎服,但也有點嫉妒楊修的才華,暗中防備著他。這一段就是為了給這兩個女子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