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您有兵,咱們互相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楊奉收到這封信,可高興壞了,馬上上表推薦曹操當鎮東將軍,還讓他繼承他父親曹嵩的爵位,做費亭侯。曹操這時候正在汝南、潁川一帶攻打黃巾餘黨呢,殺了賊頭黃邵,收降了何義、何曼,剛回到許地駐紮。接到洛陽的詔書,讓他繼承侯爵,他也沒太在意,覺得就是走個過場。
過了幾天,又收到董承的信,讓他趕緊去洛陽,這可把曹操樂壞了,心想:“這可真是想啥來啥啊。”當天就帶著兵出發了,和曹洪在半路上會合,一起到了東都洛陽。
董承本來是想擋住曹操的,不讓曹洪西進,可後來因為韓暹太專橫,幹啥都被他掣肘,心裡不爽,就改變了主意,把曹操叫來了。這就跟當初何進叫董卓、董承叫曹操一樣,都是引狼入室,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曹操到了洛陽,先把大部隊駐紮在都城內外,然後就去宮殿朝拜獻帝。他規規矩矩地行完禮,獻帝讓他平身,還慰勞了他一番,曹操謝恩後就退下了。出來後見到董承,董承跟他說了韓暹的壞話,曹操本來也看張楊不順眼,就一起上書彈劾他們。韓暹害怕被治罪,馬上就跑了,跑到大梁去了。
獻帝因為韓暹和楊奉護送自己有功,不想懲罰他們,就下旨說算了。其實這曹操彈劾楊奉,就是他自己的私心。獻帝還給了曹操節鉞,讓他兼任司隸校尉和錄尚書事,這下曹操可算是掌握了大權。
曹操掌權後,就開始嚴格稽核官員的功罪,有罪的就殺,有功的就賞。他一下子殺了三個人,封了十三個人,還追贈了一個人。具體是這麼回事:
尚書馮碩、侍中壺崇、儀郎侯祈這三個人被處死刑。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侍中丁衝、種輯、尚書僕射鍾繇、尚書郭溥、御史中丞董芬、彭城相劉艾、左馮翊韓斌、東郡太守楊眾、議郎羅邵、伏德、趙蕤都被封為列侯。已故的射聲校尉沮俊被追贈為弘農太守。
這輔國將軍伏完,就是伏皇后的父親,是琅琊人,他家八世祖伏湛是東漢的開國功臣,當過司徒。伏完繼承了他家的世爵,是不其侯,還娶了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生了一兒一女,兒子是議郎伏德,女兒就是伏皇后。這裡把伏後的履歷交代清楚,後面還有故事呢。
衛將軍董承,因為護送獻帝有功,獻帝還選了董承的女兒當貴人,封董承為車騎將軍。這下伏家和董家,都成了皇親國戚了。這一筆可不是白寫的,後面這兩家可都有大事發生。
議郎董昭這時候已經升為符節令了,他和曹操關係好得很,曹操就把他叫過來,問他該怎麼辦。董昭說:“將軍您起兵,是為了平定暴亂,現在又入朝輔佐天子,這簡直就是當代的齊桓公、晉文公啊,功勞大得沒話說!不過我看那些將領們都各懷心思,不一定會聽您的。現在要是留在這兒輔佐皇上,不太方便,不如把皇上接到許地去,這才是上策。但是朝廷剛回到舊京,大家都希望能安穩下來,現在又要遷都,肯定會有很多人議論。我聽說,要做大事,就得有大的魄力,將軍您做事可得果斷,別猶猶豫豫的。”
曹操摸著鬍子,點點頭說:“我也是這麼想的,就是擔心楊奉在梁地,他兵多,會不會出什麼變故呢?”董昭又說:“楊奉雖然兵多,但是沒什麼朋友幫忙。他以前還想著和將軍您交好呢,您這鎮東費亭侯的封典,還是他促成的。將軍您可以派個人去送點厚禮,感謝感謝他,讓他高興高興。然後跟大家說,京都沒糧食了,只能把皇上接到許地去,那兒有吃的。楊奉這人有勇無謀,肯定不會馬上懷疑。等他反應過來,出兵阻攔的時候,將軍您早就把皇上接到許地了。”
曹操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派人去給楊奉送了很多金銀財寶。然後自己進宮去見獻帝,說洛陽沒糧食了,請求把皇上接到許城去,不然大家都得餓肚子。獻帝沒辦法,只好答應。那些大臣們都怕曹操的兵威,也沒人敢反對。
說走就走,獻帝他們很快就出發了,路過轘轅,往東走。曹操怕有人來劫駕,一路上小心翼翼的,讓曹洪他們帶著精兵,在陽城的山谷裡埋伏著,就等著楊奉來。
楊奉收到曹操的禮物,本來也沒想著劫駕。可韓暹跑到梁地投奔他後,在旁邊煽風點火,說這是個好機會,不能錯過。楊奉被他說得心動了,就出兵去攔截獻帝。剛到陽城,就被曹洪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被殺得大敗而回。
曹操這邊順順利利地到了許地,馬上就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宗廟和社稷,讓獻帝住得舒舒服服的。獻帝也沒虧待曹操,封他為大將軍,武平侯。太尉楊彪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