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3 / 6)

小說:三國前傳 作者:文嶽

空張喜,一看曹操大權獨攬,自己也沒啥權力了,就都辭職不幹了。

曹操又讓獻帝下旨,狠狠地責備袁紹,說他地廣兵多,也不來勤王,就知道自己發展勢力,還和別人打來打去,錯過了這麼好的機會,現在被別人搶先了,怪誰呢?袁紹收到詔書後,趕緊上書申辯,還請獻帝到鄄城去。獻帝把袁紹的信給曹操看,曹操當然不同意,還請獻帝封袁紹為太尉。

使者到了冀州,袁紹一看詔書,氣得火冒三丈,說:“曹操這小子,都快死好幾次了,都是我救了他。現在他倒好,挾持著天子,還敢來命令我?”其實這也怪袁紹自己,誰叫他當初不先去迎接獻帝呢。袁紹拒絕接受詔書,使者回去報告給曹操。曹操有點擔心袁紹會帶兵來爭,就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袁紹,還封他為鄴侯。袁紹也不客氣,把侯封退了回來,不過也不和曹操爭這個大將軍的職位了。

曹操自己當了司空,還兼任車騎將軍的職務,馬上就開始聲討楊奉,說他出兵陽城,想劫駕,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應該被殺頭。先把檄文發出去,然後帶著兵馬就去攻打大梁。楊奉和韓暹出城迎戰,哪是曹操的對手啊,被打得屁滾尿流。不過楊奉有個部將叫徐晃,這人可厲害,打仗勇猛得很,在戰場上橫衝直撞。曹操看徐晃是個人才,就想辦法把他招攬過來。

楊奉沒了徐晃這個得力助手,士兵也死傷不少,這下可慘了,勢力越來越小,沒辦法,只好棄營往東跑。韓暹一直靠著楊奉,當然也跟著他一起跑,跑到揚州,投奔袁術去了。這就為後面他們聯合袁術攻打呂布埋下了伏筆。

曹操最恨的就是楊奉,現在把他趕走了,心裡可高興了。他馬上上表推薦荀彧當侍中尚書令,荀彧的兒子荀修為軍師,郭嘉為司空祭酒。這荀彧和荀修都是潁川的名士,聰明得很,郭嘉也是潁川人,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他以前投奔過袁紹,在袁紹手下幹了一段時間,發現袁紹這人主意太多,做事不果斷,就離開了袁紹,回了老家。

曹操讓荀彧幫他找些有才能的人,荀彧就推薦了郭嘉。曹操和郭嘉一聊,覺得相見恨晚,曹操覺得郭嘉一定能幫他成就大業,郭嘉也覺得曹操是個明主。這荀彧、荀修和郭嘉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曹操就像老虎長了翅膀一樣,勢力越來越大。不過這話說起來,也有點諷刺,他們幫著曹操,可曹操後來的心思,大家也都知道。

除了這些謀士,曹操手下還有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典韋、李典、樂進、于禁、徐晃這些猛將,都被封了官。曹操還把以前北海相孔融召來,讓他當將作大匠。這孔融在北海的時候,喜歡交朋友,還經常說:“我這兒客人總是滿滿的,酒杯裡的酒也從來沒斷過,我這日子過得也挺舒服的。”他在北海當了六年的官,老百姓都挺喜歡他的。不過他和袁曹兩家都不怎麼來往。

袁紹的兒子袁譚當青州刺史的時候,帶兵去攻打孔融,從春天打到夏天,天天打仗,孔融計程車兵死傷大半,最後只剩下幾百人。城裡到處都是飛來的箭,敵人的戈矛都伸到城裡來了,孔融還像沒事人一樣,坐在那兒看書,談笑風生。後來城被攻破了,孔融就跑到東山去了。這孔融啊,就是個迂腐的讀書人,沒什麼實際用處。

曹操早就聽說過孔融的名聲,就把他召來當將作大匠。孔融以前拜北海人鄭玄為師,曹操還特意為鄭玄在當地另立了一個鄉,叫鄭公鄉。之前黃巾賊打到這兒的時候,鄭玄跑到徐州避難,過了幾年才回來。孔融到了許地後,曹操也想把鄭玄召來當大司農,鄭玄藉口生病沒來,後來在家裡去世了。這鄭玄也算是個高士,他註解經書,寫了一百多萬字,在齊魯一帶,大家都把他當經師,他雖然去世了,可他的著作流傳了下來。

曹操又讓羽林監棗祗當屯田都尉,騎都尉任峻當典農中郎將。這棗祗本來姓棘,因為祖先避難才改了姓。他以前當過東阿令,幫曹操守住了城,沒讓呂布攻下來,曹操很信任他。棗祗看到這幾年老是乾旱,糧食不夠吃,軍隊也沒吃的,就想出了在許地屯田的辦法,這可是個固本的好主意。

任峻是河南中牟人,曹操起兵的時候,任峻是縣中的主簿,他勸中牟令楊原帶著全城的人響應曹操,曹操很高興,還把自己的從妹嫁給了任峻,和他成了親戚。任峻和棗祗一起努力推廣屯田,沒幾年,就積攢了幾百萬斛糧食,還讓州郡都設定了田官,各地都變得富足起來。曹操能有足夠的糧食去打仗,兼併其他勢力,這棗祗和任峻可是頭功啊!他們的功勞,比起荀彧、郭嘉他們來,也不差,可惜最後都成了曹操的幫兇。

咱們再說劉備,他掌管徐州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