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螞蟻,趕緊派人去封張步為齊王,還封東海的盜帥董憲為海西王。這張步也是個貪心鬼,一看到有王爵可以封,就動了心思,不想聽伏隆的話了。等伏隆拿著詔書來的時候,他擺起了國王的架子,拒絕接受詔書。伏隆知道他的心思,就對他說:“高祖當年和天下人約定,不是劉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現在你要是歸順朝廷,以後怎麼也能當個萬戶侯,何必貪圖這個假的封王呢?你得為以後著想啊!”可張步根本聽不進去,還把伏隆給關了起來,不讓他走。
伏隆被關起來後,也沒閒著,他偷偷地寫了封信,交給身邊的一個從吏,讓他找機會逃跑,把信帶回朝廷。從吏等了好幾天,終於瞅準機會,趁著張步計程車兵防守鬆懈,在夜裡偷偷地跑了出去。他一路狂奔,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陽,把伏隆的信交給了劉秀。
劉秀開啟信一看,上面寫著:“臣伏隆這次出使沒幹好,被逆賊抓住了,雖然現在處境很危險,但我決不會投降。張步這小子太囂張了,不過他手底下的人也知道他要造反,心裡都不向著他。希望陛下能趕緊派兵來攻打他,不用管我。臣要是能活著回到朝廷,就算被陛下治罪,也心甘情願;要是我被逆賊殺了,也不想連累陛下和我的家人。願陛下和皇后、太子永遠享受天下,和天地一樣長久!臣伏隆等著死,向陛下上書。”
劉秀看完信,知道伏隆被張步抓住了,心裡很難過,趕緊把伏隆的父親伏湛找來,把信給他看,還流著眼淚對他說:“伏隆的氣節就像蘇武一樣,對朝廷忠心耿耿,我只是恨他不像當年的耿恭那樣,能想辦法自己逃回來。”這其實是劉秀安慰伏湛的話,不過也能看出來他對伏隆的擔心。伏湛哭著拜謝劉秀,然後退了下去。
這伏湛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濟南伏勝的九世孫,家裡世代傳習經學。伏勝是秦朝的大儒,很有名氣。伏湛的父親伏理曾經是高密的太傅。伏湛繼承了父親的學問,被補充為博士弟子員。王莽的時候,他當過繡衣執法。劉玄入關後,讓他當平原太守。劉秀即位後,聽說伏湛很有才華,就把他召來當尚書,讓他制定一些舊的制度。這次因為伏隆被抓,劉秀想安慰伏湛,就打算提拔他當公卿。這時候,鄧禹已經回到京城了,他覺得自己沒立什麼功勞,就把大司徒和梁侯的印綬都交了上去。劉秀把侯印還給了他,但大司徒這個職位一直空著,沒找到合適的人。這次劉秀就想讓伏湛來當大司徒,於是馬上任命他代理大司徒的職務,沒過多久就正式任命他為大司徒,還加封他為陽都侯。
劉秀一邊忙著這些事兒,一邊還要考慮怎麼對付劉永。他派大司馬吳漢率領驃騎大將軍杜茂等人去攻打劉永,還打算派別的將領去專門討伐張步。可這時候,幽州牧朱浮派人送來急信,說彭寵造反了,正在攻打幽州,讓劉秀趕緊派兵去救援。這一下子,劉秀可頭疼了,本來想先把東邊的事兒解決了,再去管北邊,這下可好,兩邊都起火了,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這彭寵本來是漁陽太守,以前還派過突騎幫助劉秀打敗過王郎,也算是立過功。可劉秀即位後,封賞功臣的時候,像彭寵派去的吳漢、王梁都當了三公,彭寵卻還是原地踏步,沒得到升遷,他心裡就不平衡了,像吃了秤砣一樣,覺得劉秀對他不公平。幽州牧朱浮呢,年輕好客,喜歡交朋友,他經常向漁陽要些銀米,用來招待客人。彭寵覺得這是朱浮在故意找他麻煩,就不願意給,還經常抱怨。朱浮也不客氣,寫信罵彭寵,說他是遼東的白豕,只會在遼陽那小地方顯擺,根本沒法和別人比。彭寵看了信,氣得七竅生煙,對朱浮的怨恨更深了。朱浮還不罷休,又偷偷地給劉秀打小報告,說彭寵的壞話。劉秀聽了,就想把彭寵調到京城來。彭寵說要和朱浮一起去,劉秀沒答應,彭寵就開始懷疑劉秀是不是要對他不利,心裡越來越害怕。
彭寵的妻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她喜歡插手政事,勸彭寵不要去京城,還說不如自己當老大。彭寵手底下的那些屬吏也沒人勸他去,於是彭寵就一直拖著,沒去京城。彭寵有個從弟子後蘭卿在洛陽跟著劉秀,劉秀就派他去勸彭寵。彭寵不但不聽,還把子後蘭卿留下來,不讓他回去,然後帶著兩萬多人去攻打朱浮。他還想著上谷太守耿況和他一樣,功勞大卻沒得到封賞,就想拉攏耿況一起造反。於是他派了好幾個人去上谷,可沒想到,耿況根本不買他的賬,把他派去的人都給殺了。
劉秀聽說朱浮被攻打,就派遊擊將軍鄧隆去救援。可鄧隆和朱浮的營地離得太遠,互相照應不上。彭寵的軍隊發現了這個破綻,就集中兵力攻打鄧隆的營地,一下子就把鄧隆的營地給攻破了。鄧隆嚇得魂飛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