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鹿正在發情期,你們千萬不要刺激它!養鹿人見我們這麼多人在圍觀鹿群,急匆匆的從遠處跑過來,邊跑邊大聲叮囑我們!
來到近前,他先安撫住已經有些緊張暴躁的雄鹿,把它們驅趕到林子裡,然後才對我們解釋說:馴鹿角最好的觀賞時期在夏秋——大約7月,處於鹿茸階段的角質地絲滑如天鵝絨;越往後鹿角越發堅硬舒展,到九月、十月發情交配的季節,雄鹿用來爭奪“芳心”的角更是前所未有的美麗,但那時候鹿群也分外暴躁,不易親近。
接著他問了我們的來歷,又自我介紹說,他是鄂溫克人,名字叫尼格混塗格敦·格朗,你們也可以叫我塗格朗。他又指指來到身邊的妻子說,這是我妻子,名字叫薩吉婭。
後來我才知道,鄂溫克族人的常用姓名主要來源於他們的哈拉(氏族)名稱。鄂溫克族擁有許多哈拉,每個哈拉都有固定的名稱。他們的姓名通常根據本氏族的名稱而來,同時也會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薩馬街鄂溫克人的主要姓氏包括俄格都塗格敦、尼格混塗格敦簡姓塗;俄格都杜拉爾、尼蘇混杜拉爾、謝盼杜拉爾、左然杜拉簡姓杜;那哈塔、卜勒吉格勒簡姓卜;薩馬基爾簡姓薩;蒙古勒達圖、黑格特達圖簡稱代;俄格都何音、依格吉日何音簡姓何;伊格吉日簡姓伊;白格日簡姓白;瓜爾佳簡姓郭等。這些姓氏反映了鄂溫克族豐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是他們身份和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塗格朗和薩吉婭熱情的邀請我們來到“撮羅子”旁邊,端出自制的特色肉串、列巴、藍梅果子醬,還有一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肝復靈”茶,等著客人們吃完“順一順口”。
“肝復靈”是獵民青睞的草藥,清熱解毒,明目護肝。薩吉婭掐了一點未熬製的讓我們含在口裡一小會兒,說是效果更好。草藥入口奇苦,異常醒腦,久了舌根處又有淡淡回甘經久不散,我們懷著強烈的好奇,請塗格朗和薩吉婭給我們講講他們放牧馴鹿的故事。
都說酒能助談興,我們也不好白打擾人家,我就假裝上車翻行李,實際上是從畫境裡拿出兩壇酒來,沒敢用‘宋汝窯天青釉’,而是用掛釉的陶土罈子裝的,一罈有二斤。我把酒遞給塗格朗說:“大叔,謝謝你的熱情招待,我也請你嚐嚐我帶來的美酒。”塗格朗顯然是好酒的,說著“好,好!”也沒客氣就接過來,直接開啟一罈聞了聞,就急忙讓妻子薩吉婭拿個碗來,倒上半碗喝了一大口,長吐出一口酒氣,興奮的對妻子說“薩吉婭,你也喝一口,這可真是好酒呀!”薩吉婭接過碗也喝了一小口,讚美道“真是美酒,比我釀的野果酒可強多了!小夥子,謝謝你!不過,我釀的酒你們也得嚐嚐。”說完就從“撮羅子”裡抱出一大壇野果子酒,開啟後濃郁的果香混著酒香飄出,大家都忍不住來嘗上一碗。
有酒助興,團長還讓大家拿出各自帶的零食,就在路旁林中“撮羅子”邊,開了一場露天酒會。
塗格朗和薩吉婭兩口子也開啟了話匣子。“它們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樣。”薩吉婭身邊跑來幾頭小馴鹿和她親暱,把頭湊到她的手邊,叼她的袖子,把熱氣噴到她的脖頸上,把她黃褐色的毛帽子都拱歪了,“哎喲!別擠別擠!”薩吉婭一邊輕拍鹿的腦袋,一邊掏出豆餅,鹿群被吸引了注意力,但還是依偎著她不肯離開。
薩吉婭接著說:“以前,它們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現在就跟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外人眼裡沒什麼差別的馴鹿,對一手接生又一手把它們養大的我來說,每隻都有自己獨特的小標記和小脾氣。這是小鈴鐺,這是小蘑菇,它倆都可聽話;這小石頭不行,脾氣可壞……”
塗格朗接過妻子的話茬說:“現在全國有1300多頭馴鹿,我家就有70多頭!”從他口中我們得知鄂溫克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使鹿鄂溫克人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因放養馴鹿而得名。17世紀中葉,使鹿鄂溫克人從貝加爾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帶,遊獵遷徙到額爾古納河流域。這裡冬季漫長而寒冷,最低氣溫可達-50c以下,林間資源豐富,他們就在大興安嶺密林中靠狩獵和飼養馴鹿為生。
團友問他,在森林裡養鹿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危險?
塗格朗說:“森林裡都讓我們走遍了,再說我們手上還有獵槍,沒覺得有什麼危險。要說困難,就是最怕遇上壞天氣,大雪封山。平日裡,馴鹿就在森林裡無拘無束地溜達,有時還會跑到很遠的地方覓食,要想把馴鹿攏回來,有時用特製的“鹿哨”,有時也會呼喚,但馴鹿撒起歡來也沒個定數,有時跑得太遠了,人就得跋山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