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司馬懿親率大軍來援,我軍前鋒部隊已與敵軍遭遇!\"斥候匆匆入帳,向諸葛亮稟報最新戰況。
諸葛亮神色凝重,迅速展開地圖。北伐計劃本已進展順利,但司馬懿的突然出現打亂了部署。更糟的是,荊州軍心不穩的訊息已經傳到前線,影響了將士們計程車氣。
\"軍師,末將請戰!\"魏延上前一步,\"司馬懿雖善用兵,但我軍士氣正盛,不如一鼓作氣,與敵決戰!\"
諸葛亮搖頭道:\"不可。司馬懿此人老謀深算,既然敢親自來援,必定已有準備。我軍應當從長計議。\"
正說話間,又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報!東路軍遭遇埋伏,損失慘重!\"
帳中眾將聞言色變。東路軍是諸葛亮精心佈置的奇兵,本應繞到敵軍側翼發動突襲,沒想到反被敵人算計。
李銘聞訊趕來,向諸葛亮拱手道:\"軍師,根據末將觀察,司馬懿此次不僅準備充分,而且似乎對我軍部署瞭如指掌。恐怕...軍中出了內鬼。\"
諸葛亮目光一凝:\"此言當真?\"
李銘點頭:\"末將發現,最近有幾份軍情密報送往魏國。雖然還未抓到真兇,但可以確定,確實有人在暗中通敵。\"
這個訊息猶如一道驚雷,讓帳中眾人震驚不已。難怪司馬懿能準確預判我軍動向,原來是有內奸提供情報!
\"立即徹查!\"諸葛亮當即下令,\"同時,調整部署,以防敵人繼續得知我軍動向。\"
李銘建議道:\"軍師,不如將計就計。我們可以故意放出假情報,引誘敵人上鉤。\"
諸葛亮眼前一亮:\"好主意!\"
他立即召集眾將,重新部署。表面上,大軍繼續按原計劃推進,實則暗中調整了部署。同時,他們刻意放出訊息,說大軍將從西線突進。
司馬懿果然中計,立即調集主力部隊前往西線設防。然而等他發現上當時,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已經從中路發起突擊。
\"好一個臥龍!\"司馬懿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騙,急忙調兵遣將,改變部署。
然而就在這時,更大的危機出現了。荊州傳來軍報:東吳趁機在江邊集結大軍,似乎準備渡江。關羽不得不調集重兵防守,無法按原計劃支援北伐。
\"軍師,沒有荊州軍的配合,我軍恐怕難以繼續推進。\"馬謖擔憂地說。
諸葛亮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北伐大軍本就不佔優勢,如今後援無望,確實難以為繼。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時,李銘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撤退。趁司馬懿立足未穩,我軍從容撤退,儲存實力。待查清內奸,解決荊州問題後,再圖北伐。\"
眾將紛紛反對:\"我軍好不容易才推進到這裡,就這樣撤退,豈不可惜?\"
李銘解釋道:\"現在最要緊的是找出內奸,穩定軍心。若繼續強行推進,不僅會損失兵力,還可能全軍覆沒。不如趁現在還能全身而退,主動撤軍。\"
諸葛亮思索片刻,最終同意了李銘的建議:\"傳令下去,全軍有序撤退。務必保持軍心穩定,不得慌亂。\"
魏延不甘心地說:\"軍師,至少讓末將率部斷後,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諸葛亮卻道:\"不可。現在最重要的是儲存實力,切勿意氣用事。\"
就這樣,北伐大軍開始有序撤退。司馬懿見狀,立即派兵追擊。然而諸葛亮早有準備,在要道設下伏兵,讓追兵吃盡苦頭。
與此同時,李銘帶人暗中調查內奸的事。經過細密排查,他們發現了幾個可疑人物。這些人不是軍中宿將,而是近期加入的\"新人\"。
\"原來如此!\"李銘恍然大悟,\"這些人都是司馬懿安插的細作。他們藉機混入軍中,暗中收集情報。\"
很快,這些細作被一一抓獲。審問之下,他們供認了一切:確實是受司馬懿指使,藉機打入軍中。他們不僅打探軍情,還在軍中散佈流言,動搖軍心。
諸葛亮得知真相後,立即加強了軍中管理,嚴防敵人再次滲透。同時,他也派人向劉備報告了此事。
劉備接到訊息,不由長嘆一聲:\"難怪北伐會遭此挫折,原來是敵人使用瞭如此毒計!\"
龐統分析道:\"司馬懿此計甚毒。他不僅安插細作打探軍情,還藉機瓦解我軍軍心。若不是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法正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