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開展生產自救,一面調集工匠,修繕水利設施。一些地方官員甚至帶頭捐款捐物,以身作則。
然而就在這時,東吳又使出了新的手段。他們派人散佈訊息說:這場災害是因為北伐違背天意,所以上天降下懲罰。這個說法立即在災區傳開,引起了新的動盪。
\"好一招借天示警!\"諸葛亮嘆道,\"東吳這是要動搖我軍根基。\"
李銘分析道:\"此計確實陰毒。若任由謠言散佈,不僅會影響百姓對朝廷的信心,更會打擊將士們計程車氣。\"
法正建議:\"不如請太史令出面,解釋這場災害的原因。同時派人暗中打探,看看這些謠言是從何處傳出。\"
就這樣,朝廷一面派太史令闢謠,解釋這場災害純屬自然現象;一面派人追查謠言源頭,很快就找到了散佈謠言的東吳細作。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們還發現:東吳不僅派出細作散佈謠言,還在暗中收集災情資訊,準備趁機發動進攻。
\"看來東吳是想把水攪渾。\"李銘分析道,\"他們既想利用災情削弱我們的實力,又想趁機尋找軍事進攻的機會。\"
諸葛亮聞言,立即下令加強邊境防務,防止東吳趁虛而入。同時,他也命令各地加緊賑災,儘快恢復生產,以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經過一系列努力,後方的危機終於得到控制。災區秩序逐漸恢復,百姓們開始重建家園。東吳見計謀不成,也暫時收斂了動作。
然而這次危機給蜀漢朝廷敲響了警鐘:在這個群雄割據的時代,不僅要防備敵人的軍事進攻,更要警惕他們利用天災人禍來動搖國本。如何在救災的同時維護社會穩定,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