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後方危機(1 / 2)

\"主公,又有十三個縣傳來災情報告。\"馬良神色凝重地遞上最新的災情統計,\"南陽、江夏等地連月大雨,農田淹沒,百姓流離失所。\"

劉備接過災情報告,眉頭緊鎖。北伐受挫已經讓蜀漢元氣大傷,如今後方又遭遇天災,更是雪上加霜。

\"這份清單上的災區,正好都在我軍糧道要衝。\"李銘指著地圖分析道,\"若不能儘快解決,不僅會影響百姓生計,更會動搖我軍根基。\"

法正也急匆匆地趕來:\"主公,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有探子報告,東吳已經在災區安插細作,暗中煽動百姓。\"

劉備猛地站起身:\"東吳好狠的心思!趁我軍北伐受挫、後方空虛之際,又在百姓中散佈流言。若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輕搖羽扇,沉聲道:\"當務之急,有三件事:其一,立即調撥糧草賑災;其二,派人鎮壓東吳細作;其三,安撫災區百姓,穩定民心。\"

\"軍師所言極是。\"李銘補充道,\"不過末將以為,還需注意一點:賑災不能影響軍需。否則一旦軍心動搖,敵人必定會趁虛而入。\"

龐統提議:\"可令各地富戶捐糧,既能解決燃眉之急,又可避免動用軍糧。\"

\"此計不妥。\"法正搖頭道,\"強令富戶捐糧,只會引起他們的不滿。不如由朝廷帶頭,鼓勵自願捐獻。同時開倉賑災,顯示朝廷關懷百姓之心。\"

就在眾人商議對策時,又一個令人擔憂的訊息傳來:有災民在東吳細作的煽動下,已經開始聚眾鬧事。他們不僅哄搶糧店,還圍攻官府,聲稱朝廷不顧百姓死活。

\"形勢危急!\"馬良急道,\"若不能迅速平息事態,其他災區必定會有樣學樣。到時候後方大亂,我軍將腹背受敵!\"

李銘沉聲道:\"末將請命,親赴災區處理此事。\"

劉備問道:\"賢弟可有良策?\"

李銘胸有成竹地說道:\"應對此事,當剛柔並濟。一面派兵鎮壓鬧事者,以儆效尤;一面加緊賑災,安撫民心。同時派人暗中搜捕東吳細作,斷其亂源。\"

諸葛亮贊同道:\"此計可行。不過還需注意,鎮壓時須分清主次。煽動者從嚴處置,被裹挾者從輕發落。如此才能安民心。\"

劉備立即下令:調撥糧草賑災,派軍隊維持秩序,同時派出精幹人手搜捕東吳細作。

李銘帶著朝廷詔令,火速趕往災區。當他抵達南陽時,看到的是一片狼藉:街道上滿是流民,糧店被哄搶一空,官府衙門緊閉,幾個主要城門都聚集著憤怒的災民。

\"大人,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見到李銘的儀仗,災民們立即圍了上來,\"我們已經三天沒吃上一頓飽飯了!\"

李銘先是安撫眾人,表示朝廷已經調撥糧草前來賑災。然後他命令開啟官府糧倉,立即開始發放救濟。同時,他派出精幹人手,暗中搜捕那些煽動鬧事的東吳細作。

很快,李銘就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那些帶頭鬧事的人,大多是最近才來到南陽的\"災民\"。他們不但口音各異,而且身上都帶著銀錢,明顯不像是真正的災民。

\"果然如此!\"李銘冷笑道,\"這些人是東吳派來的奸細,專門混在災民中煽風點火。\"

他立即下令抓捕這些細作。經過審訊,這些人果然供認:他們是奉東吳之命,趁機在災區製造動亂。他們不僅散佈謠言,說朝廷不管百姓死活,還暗中收買地痞,帶頭鬧事。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在成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設立賑災總部,統籌各地救災物資;委派心腹大臣分赴各地,督辦賑災事宜;同時下令嚴查各地官員,發現趁機漁利者,從重處罰。

這些措施很快見效。災區百姓看到朝廷確實在盡力救助,心中的不滿漸漸平息。那些被東吳細作煽動起來的騷亂,也隨著主謀者的落網而平息。

然而,災情還在持續。連月大雨不僅淹沒了農田,還衝毀了道路橋樑,使得救災物資難以運送。更糟的是,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瘟疫。

\"必須儘快修復道路,打通運輸線。\"李銘向劉備建議,\"同時派醫官前往各地,防止瘟疫蔓延。\"

劉備立即採納了這個建議,調集民夫搶修道路,同時派出軍醫協助救治病患。為了鼓勵醫官下鄉,朝廷還特意頒佈政令,對參與救災的醫官予以嘉獎。

與此同時,各地官員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一面組織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