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所以朝廷任命班雄(班超的長子)駐守長安一帶,而突擊力量則為徵西下將軍司馬鈞統領的關中諸郡兵共計八千人,以及護羌校尉龐參統領的歸降的羌胡騎兵七千餘人。
司馬鈞與龐參兵分兩路,分進合擊。
羌軍的主將是叛降的漢人杜季貢。三年前,杜季貢叛逃投奔羌天子滇零,滇零很是欣賞杜季貢的才華,封他為將軍,駐守在丁奚城(寧夏靈武縣)。在滇零死後,零昌因為年齡還小,便將軍事指揮的重任交給了杜季貢。這個杜季貢頗有兵略,而且作戰驍勇,倒是有幾分本事。
龐參率七千名騎兵抵達勇士(地名,在甘肅省榆中縣東),杜季貢以羌軍精銳迎戰,結果龐參吃了敗仗,被迫撤出戰鬥。
在沒有龐參部隊的支援下,司馬鈞仍然孤軍深入,兵臨丁奚城下。此時杜季貢剛與龐參惡戰了一場,兵疲馬困,心知抵擋不住勢頭正盛的司馬鈞的攻擊,便象徵性地抵擋一番後,放棄丁奚城,假裝逃跑,其實杜季貢並沒有走遠,而是潛伏在附近等待時機。
司馬鈞進入丁奚城之後,派下屬仲光帶著三千人出到城外,去收割羌人的莊稼。仲光出了城之後,並不聽從司馬鈞的命令,不去收割莊稼,反倒率眾軍士去追擊杜季貢的羌軍,不想卻中了杜季貢的埋伏。司馬鈞作為領導,下屬居然不把他的命令當一回事,自作主張,挑戰上級的權威,使得他很沒面子。司馬鈞心中很是憤怒,得知仲光被羌人的圍困的訊息之後,幸災樂禍,不派遣軍隊前往營救。
結果,仲光的三千人馬在杜季貢主力的包圍之下,全軍覆沒。
杜季貢乘勝殺回丁奚城。司馬鈞的八千人馬損失了三千精銳,丁奚城也很難守住了,於是他下令撤軍。
龐參錯過了與司馬鈞會師的日期,擔心受到朝廷的指責,也稱重病在身,引軍撤退。
第一次對零昌的打擊就這樣草草而終。
司馬鈞與龐參都沒有躲過朝廷的追究,兩人被逮捕下獄。司馬鈞在明知仲光被圍的情況下,意氣用事,置之不理,自知其罪難逃,在獄中自殺身亡。
龐參失期,又謊稱有病,這個罪責也是相當重的,賴校書郎中馬融極力向朝廷稱道龐參智勇雙全,應寬宥其過失,使其戴罪立功,方才保住一條性命。不過龐參被解職,由馬賢擔任護羌校尉;久經沙場的任尚被任命為中郎將,接替班雄,駐守三輔(長安一帶),此時朝廷從各郡國招募了約二十萬的步兵,看起來陣容頗為龐大,準備發動第二次對零昌的打擊。
任尚很幸運,因為他走馬上任之前,得到一位高人的指點。
這位高人是誰呢?正是前番以莫大勇氣反對大將鄧騭放棄涼州的虞詡,如今的他還只是個小小的懷縣縣令,但他對任尚說的一番話,卻令這位久經沙場的悍將也不得不佩服。
虞詡對任尚說:“將軍多次臨危受命,討逐群賊,掌控的三州屯兵二十萬人,士兵們放棄農活,苦於兵役,卻徒勞無功,人力物力的消耗極大,倘若此行無功而返,那麼將軍的處境就很不妙了。”
這話真講到任尚的心裡了,任尚嘆氣道:“哎,此事我也憂心忡忡,也不知如何才好。”
虞詡說道:“將軍,兵法有云:‘弱不攻強,走不逐飛。’這是形勢使然,北地的羌人雖然人數不多,但皆為騎兵,日行數百里,來如風雨,去如絕弦,以步兵追擊騎兵,肯定是徒勞無功。兵貴精不貴多,我為將軍考慮,最好的辦法是裁撤二十萬的屯兵,讓每位士兵捐數千錢,這樣每二十名士兵的捐款可以購得一匹馬,總共可以購得一萬匹馬。這種做法,即有利於屯兵返回家鄉從事農業生產,又有利於國家節省開支,如此可以組建一支一萬人的輕騎兵部隊,憑藉機動性,便可對羌人進行圍追堵截,敵人便窮途末路了,這樣大功可成。”
任尚聽完不禁一動,一拍大腿,果然是高招啊。這些年戰爭的鉅額支出,財政幾乎破產,軍隊所需的馬匹,居然要士兵們掏錢來購買,真是苦了這些農民出身的人。任尚馬上將此計劃上報朝廷,朝廷認為可行,於是罷二十萬屯兵,組建一萬精銳的騎兵。
有賴虞詡的計謀,任尚牛刀小試,率新騎兵北上丁奚城,與杜季貢打了一仗,結果證明虞詡的見識實在高明,任尚率部斬殺四百餘名敵軍,繳獲的牛、馬、羊等數千頭。
連任尚這樣身經百戰的將領對虞翊都言聽計從,這引起了帝國實際統治者鄧太后的注意,她聽說虞翊有將帥之才,便大膽起用,將他從縣令的位置提拔為武都太守。
不能不說,虞翊乃是後漢時代最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