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逃竄。首都洛陽終於轉危為安。
羌人這種流寇式的作戰,如疾風烈火。此戰略的破壞性極大,尤其是漢帝國的經濟打擊極為巨大,但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種戰法有著致命的弱點,即作戰半徑過大,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沒有堅強的後方。在羌人起事最早的金城、隴西、漢陽等郡,漢軍的實力仍然頗強,一些重要的要塞與城池仍舊在漢軍手中,所以一旦羌騎的狂風過後,這些蟄伏的軍事力量將是挫敗羌人的重要保障。
但是也有一些漢人投靠羌人。漢陽郡人杜琦、杜季貢兄弟以及王信等人,與羌人集團串通一氣,在上邽城聚眾起兵。杜琦自稱“安漢將軍”,引起朝廷的震怒,下令懸高額賞金購杜琦的人頭,漢人殺杜琦者得一百萬錢,羌胡人殺杜琦者得一百斤金、二百斤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漢陽太守趙博派刺客杜習潛入上邽城內,刺殺了杜琦,然後派遣軍隊圍剿叛軍,擊殺王信等六百餘人,杜季貢僥倖逃跑,前去投奔自立為“天子”的羌人首袖滇零。
永初六年(112年),羌人領袖滇零病死。羌人部落極多,而且矛盾很深,在滇零的領導下,民族向心力有所加強,也因此成為東漢的勁敵。滇零死後,其子零昌也立為天子,繼續與漢朝分庭抗禮。然而,滇零時代的鼎盛期已經過去了。
【四、反敗為勝】
在進逼洛陽的羌軍被任尚擊敗之後,羌軍開始由盛轉衰。
經過六年的戰爭後,羌、漢雙方都筋疲力盡,戰爭進入一個相持的階段。羌軍無力再度發動強大的進攻,而漢軍則開始小規模的反擊。
永初七年(113年)的秋季,護羌校尉侯霸與騎都尉馬賢率先反動反擊,發兵襲擊了安定郡的先零羌的分支牢羌,俘虜了一千多人,繳獲馬牛羊等兩萬多頭。
這次勝利仍然無法扭轉漢軍的被動局面。次年(114年),羌人酋豪號多會同當煎羌、勒姐羌等諸羌騎兵攻掠武都郡、漢中郡以及巴郡。地處益州的西南夷板楯蠻族與漢軍並肩作戰,經過一番血戰之後,號多戰敗,向北逃去,與零昌會合,再次切斷了隴西通往長安的通道。
為了打通交通線,護羌校尉侯霸與馬賢向西進攻號多的羌軍,並在桴罕再破號多,殺死羌軍二百餘人。作為策應,涼州刺史皮楊也率軍進攻狄道,但是卻被羌軍打得大敗,損失了八百多人。
征戰多年積勞成疾的侯霸病逝於兵營中,由漢陽太守龐參接任護羌校尉。
龐參是東漢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據史書的記載,龐參“勇謀不測,卓爾奇偉,高材武略”,曾擔任左校令,後來不知犯了什麼法,被關進若盧監獄中。羌戰的爆發給龐參一個崛起的機會,這有點類似於前蘇聯的名將羅科索夫斯基。當時在獄中的龐參給朝廷上書,提出自己對戰爭的看法,結果得到特赦,被委派到三輔(長安地區)督諸軍,為保衛長安貢獻甚大。
其後龐參擔任羌亂十分嚴重的漢陽地區的太守,在任期間,他抑強助弱,剛正良直,政績卓著,故而侯霸去世後,朝廷將護羌校尉的重職交給他。
上任伊始,龐參便對諸羌部落發動外交戰,恩威並施,瓦解羌人同盟,加上此時羌人的領袖滇零已經去世,他的兒子零昌威望不足以服眾,因而群龍無首。在龐參的外交攻勢下,號多等羌豪率部眾歸降東漢政府,朝廷賜號多侯爵印綬,這樣,龐參兵不血刃,打通中斷已久的河西通道。
侯霸與龐參相續打通了隴西通道與河西通道。這是漢軍戰略上的重大勝利,至此,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金城郡、隴西郡、漢陽郡、安定郡與東部長安洛陽的交通線暢通無阻,從而把曾經連為一片的羌人區分割成幾個區域,為漢軍逐個擊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隴西通道與河西通道的復通,意味著北地郡的零昌部落與南方的武都、益州的羌區被阻斷。零昌意識到這種情況的危險,於是他派其部將呂叔都(應是漢人)率軍南下益州,企圖打通與益州諸羌的交通線。
中郎將尹就率部對呂叔都進行攔截,呂叔都經過幾番進攻,仍然不能突破尹就的防線。尹就派遣蜀郡勇士陳省、羅橫二人,秘密潛入敵人營中,刺殺呂叔都。呂叔都一死,表明零昌企圖再度聯合益州羌人的計劃破產。此後,羌軍遂陷入各自為戰的尷尬境地之中。
漢軍開始著手大反攻的戰略。戰略反攻的重點分別是盤踞於北地郡的零昌部落與盤踞在武都郡的參狼部落。
元初二年(115年),大反攻的序幕拉開了。
因為零昌部落的勢力範圍北地郡位於長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