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宋王朝,要成為第一個被鴆殺的大臣?如果皇帝認定自己是弒君行刺的幕後主使者。或者認定自己對皇朝有著太大的威脅,這樣做完全在情理之中,絲毫不足為奇。
不過……皇城司既然在調查,而且有線索,有證據,完全可以公開審理,將自己抄家滅族,何苦鴆酒毒殺呢?何況,古往今來,鴆殺多是發生在牢獄之中。或者判斷之後。這樣突然,毫無徵兆的似乎不多,也許是自己想多了。
也許可能性應該不大,但是……這壇內中酒,石守信卻怎麼也不敢輕易喝下去。可御賜的美酒,直接倒掉似乎不太合適,萬一……摸不準皇帝意圖的情況下,石守信不敢貿然行動。
思來想去,石守信吩咐管家辦了一件事。有些事情要確定之後,再作打算。
半個時辰之後,汴梁名醫林妙手出現在石守信的內書房裡,沒有人知道。林妙手除了醫者的身份,還與石守信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石守信相信,即便自己的府邸被皇帝監視了,甚至府中就有皇帝的眼線。但自己的內書房,是絕對安全的。
石守信什麼也沒說,直接從壇中道出了一碗酒。送到了林妙手面前。然後靜靜地坐在椅上上等待,等待一個結果。
又過了半個時辰,林妙手便有了結果,起身稟報道:“將軍,此酒乍一看無毒,尋常的銀針試探未必有效,但實際中其中加了紫針花等幾味藥物,此藥幾乎無色無味,被酒香掩蓋之後,尋常人很難發現,貿然服用之後,人會逐漸的精神萎靡,直到臥病不起,甚至……”
“死亡”兩個字林妙手沒說出來,但石守信已然明白。
“好,我知道了,辛苦你了,此事不可入第三人之耳,你明白的。”石守信叮囑一聲,揮揮手打發了林妙手,他現在很需要冷靜。
“是,將軍放心,小人明白。”林妙手並不知道那是皇帝御賜的酒水,只道是有人投毒想要謀害石守信。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權貴之家的事不是自己能參與的,作為石家屬下,盡己所能加以提醒是必要的,但是事後……什麼都不知道才是本分,行走於王公權貴之間,這才是活命之道。
書房裡只剩下了石守信一個人,他很想冷靜下來,但心裡卻泛起了驚濤駭浪。
這罈子內中酒有毒,不是見血封喉,立即致命的鴆毒,而是慢性毒藥,殺人於無形的毒藥,趙匡胤想要做什麼?
石守信沒有懷疑內中酒的來源,自打後周世宗柴榮那會起,內酒坊就管理嚴格,除了皇帝沒有人能輕易拿到內中酒。
再者,那個前來送酒之人身寬體肥,嗓音奸細,肯定是個閹人無疑。普天之下,閹人大都出自於皇宮,所以這酒大抵是皇帝趙匡胤命人送來的。
不過石守信也發現了異常之處,按理說皇帝賞賜都是光明正大,要麼有聖旨,即便是傳口諭也是有板有眼,記錄在案的。
今晚這兩罈子內中酒賞賜的太突然,儀式似乎也簡潔的有些過頭了,除了自家人,只怕根本沒有記錄在暗,外人也絲毫不知情。
而且來送酒的是福寧殿的一個內侍,平日裡大概是在皇后手下當差吧!按理說與臣子接觸的,該是平日裡垂拱殿侍候皇帝的親信才是,何以讓皇后宮中一個籍籍無名的內侍前來呢?這是為了避免引人注目,來日死無對證嗎?
如果自己喝了酒之後,中毒日漸萎靡,繼而臥病而死,完全可以被人說成是積勞成疾,或者突發疾病,總之是病故而亡。
想到這個極有可能的可能之後,石守信不寒而慄。
皇帝有心殺了自己,但明著對自己動手的震動會很大,至少其他的武將會有兔死狐悲之感,有人為了自保,鋌而走險都不奇怪。
所以他採用了這種很不光彩的卑鄙做法,想要殺人於無形之中,給自己留一個不錯的身後名,將自己悄無聲息地幹掉。不得不說,此計當真歹毒,若非自己事先聽聞風傳,有了戒備,只怕到了陰曹地府,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如果說,之前自己捲入弒君行刺案還只是傳言。這兩壇內中酒彷彿坐實了,也許皇帝已經這般認定,對自己起了殺心是真的。
突然之間,石守信覺得自己陷入了莫大的危機,一個關乎到全家老少的 生死危機。
看著桌上的兩壇內中酒,石守信動了動喉嚨。怎麼辦呢?這酒喝是不喝呢?
……
上元佳節,汴梁街上賞燈遊玩的人很多,尤其是汴河兩岸。平日裡這裡便是最為繁華的地段,今晚還能瞧見河水中的流光溢彩,以及來往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