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宇文諸王不趁機而起才怪呢?到那時,天下英雄一起,爭著做皇上,必將會百姓血流成河,家破人亡,你就是千古罪人了。”楊素反駁道。
楊素不支援,他雖然年青,但很有主見。這時的韋孝寬搖了搖頭,緩緩說道:“當今最好的辦法是逃過這一劫難。逃是上策,打決不是上策。進一步千難險阻,退一步看得更清。”
鄭譯搶住話:“可逃到什麼時候才是盡頭了。上次麗華被天元帝賜死,已在眾人的營救下逃過一劫,這次隨公又面臨險境。我們漢我本來生活得像狗一樣,還要擔驚受怕,東躲西藏。比如說您吧,您一生都在打仗,先為元氏的魏國打,後來宇文家當上皇帝后,您又為周國打,您打了一輩子的仗,可您得到了什麼?您什麼也沒得到,孩子們生活得像奴隸一樣,皇帝們賜給您的東西,您一樣也不敢要,都分賜給您的部下和親友。您為什麼要這麼做,用心何其良苦?您這是在以退保護自已免遭嫉妒的禍害。為什麼我們要這樣活著?為什麼?這不公平。”
天台宮大都督竇榮定站了起來,他也是氣憤難抑:“大家可能都以為皇宮中好,可我不這麼看。皇宮現在與地獄沒什麼二樣,天元皇帝無德無能,整天早出晚歸,不理朝政,還無故處死朝中忠勇大臣,無故杖責小有過失的侍衛、禁兵。現在皇宮中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宇文斌已成孤家寡人,人人都恨他,人人都想殺他。不僅宮內的人想殺他,宮外人也想殺他。”
楊堅聽了竇榮定的話,接著說道:“你說得雖然有理,但你們想過沒有,關鍵問題是,殺了他以後的局面如何收拾,誰能收拾?到那時,天下英雄一起,爭著做皇上,必將會百姓血流成河,家破人亡。我楊堅圖一時痛快,待天下一亂,我可真成了千古罪人了。我楊堅不想當這個罪人。不過……”
楊堅轉過頭,對著鄭譯說:“鄭譯在太上皇身邊,能說上話。如果有機會,希望你能在太上皇面前保舉我離開長安,到邊關去,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鄭譯嘆了口氣,對著楊堅說:“現在談這個可能太晚了。以您的德望,長安城無人不稱頌,都願意為您辦事,我也願意讓您離開長安城。可現在說這個,確實太晚了。”
大家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第二十五章 趙王亂中定大計 太史品茶說天象
千里之外的相州宇文招的王府裡,也是一片靜寂。但宇文招的內室大廳卻座著尉遲迥,他正向宇文招報告長安城的最新訊息。
尉遲迥的旁邊,座著剛從長安城來的大管家。尉遲迥打破沉默,對宇文招說:“據可靠訊息,這次天元皇帝召見楊堅,恐怕楊堅是有去無回了。一旦楊堅耐不住性子,像宇文亮一樣舉兵謀反,那可就熱鬧了。”
“可楊堅會反嗎?”宇文招疑心忡忡的問。
“怎麼不會?上次天元帝要賜死楊堅的大女兒楊麗華,就夠楊堅受的了,楊堅的老婆獨孤伽雪的頭都快把天台宮砸出個大坑,這才保住了楊麗華的命。這次我們倒要看看,是獨孤伽雪用頭再去砸天台宮啊,還是楊堅用頭去砸。不管楊堅反還是不反,他都是死路一條,只要楊堅一死,主動權就在你我的手中了。”
“此話怎講?”
“你想,如果楊堅反了,我們趁機舉兵誅殺楊堅。如果天元殺了楊堅,我們也舉兵攻向長安,就說###漢人們造反。到了長安城,那個天元帝也就無能為力了。我們想擁護誰,誰就是大周國的新皇上,他宇文斌(貝)不配當大周國的皇上,更不用說那個七歲的娃娃了,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
“這樣做是否能成功呢?”
“管它成功不成功。楊堅一死,天元帝又要瞄上下一個權勢重臣了,這個重臣會是誰?你猜猜看。”
宇文招似乎明白了,他用手指了指自已,然後又指了指尉遲迥。
尉遲迥一拍大腿,小聲說:“對了,你我遲早也得走齊王宇文憲的老路。”
宇文招用手捋了捋鬍鬚,在屋中踱起了步子,“話雖這麼說,可一旦打起仗來,我們有多少軍隊可以調動呢?勝算有多少?”
“我們現在擁有相、衛、黎、洺、貝、趙、冀、瀛、滄等州郡,有精兵十幾萬,臣的弟弟周青州總管尉遲勤擁有青、齊、膠、光、莒等州,也有精兵數十萬。滎州刺史邵公胄,申州刺史李惠,東楚州刺史費也利進,潼州刺史曹孝遠,各據本州,徐州總管司錄席毘羅據兗州,前東平郡守畢義緒據蘭陵,懷縣永橋鎮將紇豆陵惠,建州刺史宇文弁,都是老夫的親信,老夫手中可直接統率的精兵就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