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都在,這些人個個品級都比蕭銑要高一些,蕭銑自然不能吝惜禮數,好在混官場的都是人精,到了蕭銑的任命下來的時候,這些官僚們好歹都知道當今聖上對這個蕭銑不反感,對其才能還有一些好奇。而晉王殿下則是蕭銑的姑父,是在背後力挺蕭銑的。故而只要不是鐵桿的太子一黨,基本上也沒有上官為難蕭銑。
拜見完了上官,下一步自然是平級的同僚,什麼左校署令、右校署令、甄官署令一個抖不能少。這些人分屬平級,平時工作中也相互不會統屬,很少合作,自然只是點頭之交。忙完這些虛禮應酬混熟人臉告辭出來時,已經是差不多午時時分了。
蕭銑決定一次性把這些繁文縟節的事情搞定,便徑直衝到中校署辦公府衙——也就是他這個中校署令將來分管的一畝三分地——準備請那些日後要給他打工的屬官狗腿子吃一頓好的。
中國人擅長混酒桌交情,所以雖然是剛剛認識的人,還是新到任的上官宴請下屬,也沒有什麼人覺得拘束或者說敢不來的。三個正九品的中校署丞一個不少,全部在午餐時間被蕭銑拖到了橫街東頭的崇仁坊,尋了乾淨的雅間,開始了觥籌交錯的自我介紹。
酒過三巡,蕭銑便記住了他手下的三個中校署丞分別名叫潘一鳳、武二國、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