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不得與君再見。頃至闈中,見文宗公事旁午,所取試卷,堆積於階下,不知幾萬萬紙,人手一篇,略觀大概,都非佳構。忽文宗舉目見我,叱曰:‘汝鬼頭鬼腦,不行潛伏,此來何為?’我答曰:‘因奉主命,來此索應制之文。’文宗發怒曰:‘此等文字,自有本司衡鑑,汝何得越俎代庖!’叱令速退。我回視諸卷,皆蒙塵不能識一字。我大懼,始悚然自退。乃知冥中重真才,文場乃容不得假名士也。”陶深嘆其言,遂相與朝夕。
十四日,於出門,及暮不歸。陶疑之,至夜分,始悄然來,問:“何往?”於曰:“我為主司所召去。主司衡文,我參與其事,故去留皆得預知。”陶問:“中否何如?”曰:“不幸名落孫山矣。”陶曰:“才如君而名猶不第,豈主司之有意失之耶?”於曰:“是亦有故。此類皆有運數:凡應得科名,即為主司所厭,雖有文才,亦必不薦;或有佳文,為主司所賞,即其人運蹇,亦必不取。此命之不得自主者也。”陶問:“君將奈何?”曰:“將從此遁去。然尚有一事未了,當與君別。”明日,匆匆欲行,陶挽之,曰:“君與我舊交,忍別我去耶?”於曰:“君勿留我,有事君自能知。”言已,去。
陶不解其故,悵悵而已。數日,忽聞報於者中第,陶大喜,馳往賀。於方涕淚交下,見陶來,止之曰:“勿賀,徒自苦耳。此非我志也。”陶曰:“科名固足榮,何反雲苦?”於曰:“我以真才入場,而以鬼名獲薦,此名何可居!且我之被黜,有命存焉;今以意外之福,遽令貴顯,造物之心,必不若是。”陶又強勸之,於曰:“兄意良厚,然我意已決。我去矣,勿復念我。”遂去不顧。
白話文故事:
北平的陶聖俞,是個有名的文人。順治年間,他去參加鄉試,住在城郊外。偶然出門,看見一個人揹著書箱,正為找住處而沒著落。稍微詢問了一下,那人便把行李放在路邊,和陶聖俞盡情交談,言談舉止有知名人士的風度。陶聖俞非常高興,請他一起居住。客人很高興,帶著行李進屋,於是一同住下。客人自稱:“我是順天人,姓於,字去惡。”因為陶聖俞年齡稍大些,就稱他為兄。
於去惡不喜歡四處遊玩觀望,常常獨自坐在屋裡,但案頭沒有書卷。陶聖俞不跟他交談,他就默默躺著。陶聖俞感到奇怪,搜查他的行李,除了筆硯之外,再沒有別的東西。感到很奇怪就問他,他笑著說:“我們讀書,難道臨到渴了才去挖井嗎?”一天,他向陶聖俞借了書,關上門抄得很快,一整天抄了五十多張紙,也不見他摺疊成卷。偷偷看他,每抄完一篇稿子,就燒成灰吞下去。更加覺得奇怪。問他原因,他說:“我用這個代替讀書。”接著背誦所抄的書,頃刻之間好幾篇,一字不錯。陶聖俞很高興,想要傳授他這個方法,於去惡認為不行。陶聖俞懷疑他吝嗇,言語中帶有譏諷責備,於去惡說:“兄長實在不瞭解我太深了。想要說又怕兄長驚訝,不說則始終不能讓你明白。怎麼辦?”陶聖俞堅決讓他說,他才說:“我不是人,是鬼。如今陰間透過科舉授官,七月十四日奉詔考核簾官,十五日士子進考場,月底放榜。”陶聖俞問:“考核簾官是為什麼?”他說:“這是上帝慎重的意思,不論大小官員,都要考核。有文采的安排在內簾,不通文墨的不能參與。因為陰間有諸神,就像陽間有郡守縣令一樣。那些得志的官員,眼睛不看經典書籍,不過是年輕時拿著敲門磚,獵取功名,門開啟了,就扔掉;再管理文書十幾年,就算是文學之士,胸中還有字嗎!陽世之所以讓低劣的人僥倖晉升,而英雄失意,只是少了這一考核罷了。”陶聖俞深表贊同,從此更加敬畏他。
一天,於去惡從外面回來,面帶憂愁,嘆息說:“我生來沒有名聲,見到鬼卻很巧。此前,聽說某位簾官善於寫文章,就用他的文章作為考場中的擬作。現在到了期限,府中的諸位大人,催要文章很急。我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不知怎麼交差。”陶聖俞問:“為什麼不讀考場中的文章,然後去應試就行了?”於去惡說:“這也不行。陰間評論文章,只看心思,不在詞藻華麗。而且喜歡刻苦攻讀的人,心思專注,脈象穩定,一看就能知道,如果讓寫阿諛奉承的文章,心思先不乾淨,眼睛看到的,都不是正確的,所以往往被罷黜。”陶聖俞安慰他,並且認為他的話荒誕。於去惡說:“你別說話,我出去一下,你自己驗證。”走了不一會兒,急忙回來,說:“危險啊!差點不能和你再見面。剛剛到考場,看見主考官公事繁忙,所收取的試卷,堆積在臺階下,不知有幾萬張紙,每人一篇,大致看一下,都不是好文章。忽然主考官抬頭看見我,呵斥說:‘你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