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易哲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變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張誠的故事也體現了這一思想。張誠從一個普通的孩子,經歷了種種磨難,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他的經歷讓他明白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也讓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這種變化,既是個人的成長,也是對生活的一種適應和感悟。
此外,周易哲學強調“時”與“位”的重要性。在合適的時間,處於合適的位置,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取得成功。張誠在被狼叼走後,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環境的變化,最終找到回家的路。這說明他能夠把握時機,順應時勢,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他的哥哥張訥,雖然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但在面對一些突發情況時,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這也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審時度勢,靈活應對各種變化。
“張誠”的故事還蘊含著周易哲學中的“中和”思想。“中和”強調的是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張誠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依然保持著善良、純真的本性,沒有被外界的邪惡所侵蝕。他與家人之間的親情,也始終保持著一種和諧的狀態。這種“中和”的狀態,既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在周易哲學中,“象數”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象”指的是事物的形象、表象;“數”則指的是事物的數量、規律。在“張誠”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象數”的體現。比如,張誠被狼叼走的情節,就像是一種象徵,代表著他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難;而他最終能夠與家人團聚,又像是一種預示,預示著他將會戰勝困難,迎來美好的未來。
總的來說,用周易哲學來深度解析“聊齋志異”之“張誠”,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故事的內涵和意義。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人性的美好與醜惡,也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反覆品味和思考。透過對“張誠”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易哲學的精髓,同時也能夠從中學到許多人生的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張誠一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聊齋志異·張誠》的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
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娶於豫,生子訥。無何,妻卒,又娶繼室牛氏,生子誠。牛氏悍甚,每嫉訥,奴畜之,啖以惡食。且使之樵,日責柴一肩,無則撻楚詬詛,不可堪。隱畜甘脆餌誠,使從塾師讀。
誠漸長,性孝友,不忍兄劬,陰勸母;母弗聽。一日,訥入山樵,未終,值大風雨,避身巖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餒,遂負薪歸。母驗之少,怒不與食。飢火燒心,入室僵臥。誠自塾中來,見訥嗒然,問:“病乎?”曰:“餓耳。”問其故,以情告。誠愀然便去,移時,懷餅來食兄。兄問其所自來,曰:“餘竊面倩鄰婦為者,但食勿言也。”訥食之,囑曰:“後勿復然,事發累弟。且日一啖,飢當不死。”誠曰:“兄故弱,惡能多樵!”次日食後,竊赴山,至兄樵處。兄見之,驚問:“將何作?”答曰:“將助樵採。”問:“誰之使?”曰:“我自來耳。”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於是速歸之。誠不聽,以手足斷柴助兄。且曰:“明日當以斧來。”兄近止之。見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歸,我即以斧自剄死!”誠乃歸。兄送之半途,方回覆樵。既歸,詣塾囑其師曰:“吾弟年幼,宜閒之。山中虎狼惡。”師曰:“午前不知何往,業夏楚之。”歸謂誠曰:“不聽吾言,遭師責矣!”誠笑曰:“無之。”明日,懷斧又去。兄駭曰:“我固謂子勿來,何復爾?”誠弗應,刈薪且急,汗交頤不少休。約足一束,不辭而還。師笞之,乃實告焉。師嘆其賢,遂不之禁。兄屢止之,終不聽。
一日,與數人樵山中,欻有虎至,眾懼而伏。虎竟銜誠去。虎負人行緩,為訥追及。訥力斧之,中胯。虎負痛狂奔,莫可尋逐,痛哭而返。眾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眾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許,血溢如湧,眩瞀殞絕。眾駭,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歸。母哭罵曰:“汝殺吾兒,欲劙頸以塞責耶!”訥呻雲:“母勿煩惱,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創痛不能眠,惟晝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時就榻少哺之,牛輒詬責。訥遂不食,三日而斃。
村中有巫走無常者,訥途遇之,緬訴曩苦。因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