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重陽。
唐代重陽節,標誌性的是登高、菊花和茱萸。
張川柏記得一句詩“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一本正經地跟人討論:“茱萸有多少種?一種是山茱萸,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一種是吳茱萸,具有濃烈的香氣。吳茱萸主要用於散寒止痛、疏肝降逆;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日常調味用的食茱萸。重陽節插茱萸,插的是很香的吳茱萸。”
說起茱萸,張川柏也頭頭是道。
李治問:“你為什麼懂得那麼多?”
“因為茱萸可以做調料啊!”張川柏一臉理所當然,“來家阿翁們說,對吃的瞭解得多一點,將來我流落邊疆,在野外能找到吃的。”
李治:“……這是你第幾次流落邊疆了?”
來家的人,為何總是做好最壞的打算?
說得好像我將來會讓來濟貶謫邊疆一樣。
“殿下,我的兄弟不在身邊,你的兄弟也不在身邊,我們一起過節吧!”張川柏發出邀請,“往年我還跟師兄們一起做蟹饆饠,我阿耶卻說,螃蟹最好的吃法是清蒸,炸著吃多此一舉。”
李治點點頭:“想吃什麼,跟庖廚說,讓他們做應節的廊下食。”
那就和在定州的官員,一起過節吧!
“殿下最好!”張川柏歡呼。
他得到太子的準話,就去找庖廚商議,要做什麼應節的食物。
庖廚說:“漢魏以來,用米粉蒸的食物稱為‘餌’,用麥粉蒸的稱為‘餅’。重陽節適合採蓬草做餌餅,張侯是要吃餌,還是吃餅?”
就是說,你是要吃米食,還是麥食啊?
張川柏眨巴眼睛:“都要啊!官員有南方的、有北方的,米食麥食都準備嘛!”
“有道理。”庖廚笑道,“那菊花糕、麻葛糕、米錦糕,各種重陽糕,也都做吧!”
重陽要“登高”,高和糕諧音,重陽要吃糕啦!
張川柏連連點頭:“找你們真是找對人了!我家大壯就不知道這些花樣!”
下次出遠門,除了帶大壯,還應該帶一個擅長做菜的庖廚啊!
重陽節廊下食,除了重陽糕還有菊花酒。
唐人用菊花和黍米一起封壇,要釀一整年,第二年重陽節開壇。
這種菊花酒味道有些苦,卻很有意境,值得賦詩一百首。
“共飲此杯,敬遠方的父母兄弟!”眾人舉杯。
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是同一片天空下,就當是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