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那些坊間傳聞,三人對秦王世子內心裡的評價可不高。
三人的反應也在蘇奕的意料之中,今天請大家吃這頓火鍋,本就有許多目的在。
隨後蘇奕也拿出了那份最後改良版的《劉家村發展計劃疏》給三人看:“知道大家有所疑慮,起初我也與大家相同,但我相信大家看完這計劃疏,就會明白了。”
燙火鍋最不怕的就是時間長,只要想吃,隨時都能吃到熱乎的。
三人見狀也停下筷子,接過蘇奕遞來的計劃書,仔細地看了起來。
三人當中,數葉輕語學問最高,畢竟是當初參加了書院中秋詩會為數不多的女才子之一,看完之後,也有些不可置疑的問道:“若此疏真是那秦王世子所寫,那近來外界對其的評價卻是大有不實之處了。”
雖然署名是秦王世子所著,但是葉輕語卻不能肯定其真實性,但這文章中的內容,卻是實實在在的大有利國利民之處。
霍文心看完之後,也有意見發表:“怕是隻是署名,真是出力不多!”
轉頭又對曾思源問道:“思源哥哥,你覺得呢?”
然而此時曾思源卻還沉醉在這計劃疏當中,對霍文心的提問第一時間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思源哥哥?”
“文心你等等,讓我再看仔細些。”
與二人不同,作為戶部左侍郎家的嫡傳公子,雖然在外人看來,他這些年屬實是不著調了些。
可外人不知的是,他有此變化也正是因為他父親是戶部左侍郎。
戶部,掌全國之疆域內的俸餉、糧餉、軍需、國庫、土地、戶籍、賦稅、物價等等事物。
受父親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戶部之事也越來越感興趣。
慢慢的他也發現,要想真正知戶部事,在書中是尋不到答案的。
必須深入百姓的現實生活之中,切身瞭解社會的現狀。當然這個深入也不僅僅是在城中,城外百姓的生活也要在瞭解之中。
否則這些年來,為何曾侍郎對自己兒子的作為會不聞不問?
原因就在此。
見蘇奕拿出來這份計劃疏,他第一時間便聯想到半個多月前,戶部擬的那份關於發展金陵周邊鄉縣產業的文書。
並且知道也已經交由各縣去實施,未來結果將會當成是各地官員考課升遷的標準。
那份文書他自然是看過的,其中主要的內容便是改革農事,讓農民真正富裕起來。
記得當時有聽父親提過,這份時策的由來與秦王世子有關。
雖然沒有明說細說,但是曾思源也知道,其中與秦王世子的關係必然不淺。
直到今天見到這份計劃疏,他才算是有了答案。
怕是那份文書的出處便是這份計劃疏了。
此時他也與葉輕語有同樣的想法,若此計劃疏果真是秦王世子所思所想...
但下意識裡,他又有和霍文心相同的想法:怕只是署了個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