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暴雨,沒有持久能力,昨天半夜雨就停了,第二天一大早,趙信起床的時候,老爹揹著手已經回家了。
“村裡有三家人的房頂都被大風掀了,家裡的東西都被打溼了。”
老孃手裡扭著潮溼的被褥,掛在竹竿上晾曬接過話茬,“咱家還算有點進項,肚子總算能保住,其他幾家怕是賣存糧了。”
屋頂木檁垮塌,砸壞的東西不是一星半點,所幸沒有人受傷。
吃過早飯之後,趙信和二叔他們幾人開始往山坡上走去。
昨天就已經定了,咱不建獨立磚窯,而是在找一個山坡,依山勢而挖,整個窯四分三的就是現成的山坡,最外一面用石頭砌築起來,就可以剩下很多的金錢和人工。
為了兒子的婚事,趙鐵柱剛吃完飯,就抓了趙信當壯丁。
“爹,就是這一處山坡,你把窯想象成一個桶,沿著這裡開挖,窯的大部分是不是就是這山體?”
這裡距離大路邊不遠,是趙鐵柱家的一塊瘦地,忙得過來的年份,會種上一種,但是土層薄,厚的地方土壤還沒有一指厚,再往下就是石穀子,一種紫紅色的泥岩,是風化後的岩石形成的,易碎。
而且坡地不保水,所以產出的作物,還不夠種子多,今年沒有種莊稼,現在雜草都有人高了。
坡前的一小塊平地也長滿了荒草。
“石穀子倒是很好挖,那你有沒有想過,直接在你家的荒地上挖一個深坑作窯呢?”
趙鐵柱還沒說話,趙二叔很疑惑地開口問道。
這個選做磚窯的地,有近兩丈的高差,明明可以直接挖一個坑,再從內部向著外面掏一個洞,掏到下方平地就可以了,為啥還要從下面的平地修一面牆作為窯的一部分呢?
呃~
趙信有點尷尬,食指扣了扣眉頭,“二叔呀,下面平地要做一個進柴口的,如果進柴口直接開挖而成的話,我擔心會垮塌呀。”
原來是擔心這事,趙鐵柱甩出一個白眼,“這是石穀子地,沒那麼容易塌,雖然易碎好挖,但要是會垮塌的話,這上下兩塊地,還有這麼高的落差?早塌成一塊地了!”
“鐵柱哥說的沒錯。”
趙二叔哈哈笑著,經過這段時間的事情,趙二叔對趙信那是刮目相看,完全把他當成年人看待了。
不,應該說是高看趙信一眼,但是今天說到這個石穀子地會不會塌的時候,終於讓趙二叔覺得這五郎也是有不知道的東西嘛。
“那就聽爹!”
然後趙信比劃了一下窯口做多大,距離坡邊有多遠。
剩下的就交給老爹他們了,早上的時候趙鐵柱出門可不是簡單的看一下村裡的受災情況,而是去請人來幫工。
取土挖窯可是一個體力活,請人幫忙要是做一天兩天還能白嫖,但是燒磚這活明顯一兩天是做不完,就以四十文一天的價請了三個人來幹活。
趙信回到家,取出書簍裝上昨天賣剩下的麵包就出門了,桂花糕還在等著自己呢。
現在的麵包生意已經擴招了五個人,都是村裡年輕力壯的婦女,每天輪流推磨、揉麵,活很累但是收入很可觀,足足有二十文一天。
要知道縣裡跑堂的小二,那麼有面的活,一個月才一貫錢,五個嬸嬸在趙家村幹活一個月就小一貫,這活大家可是擠破腦袋才搶到的。
劉翁家在觀音鎮的旁邊劉家鎮,沒錯是以劉姓命名的劉家鎮,但是此劉家非彼劉家。
兩個鎮子本就相鄰,劉翁家離趙家村反而更近一些,僅有兩刻鐘的路程。
劉翁搬到劉家鎮已經好幾代人了,聽說以前也是京城的人,不過沒聽說有人在做官。
雨後的太陽似乎更加熱了,趙信走到劉家的時候,額頭已經開始冒汗了。
劉翁家是標準的兩進四合院,大門口處,劉康安拿著一把蒲扇,不停地搖著。
“五郎,你可算來了啊~”劉康安上前拉著趙信的手就往院裡拉,“咱直接去書房。”
趙信一邊打量一邊說道,“那可不行,我這登門拜訪,不和主家打聲招呼算怎麼回事?”
走進大門就是一個巨大的壁照,中間一個大大的福字,周圍雕刻著雲紋,壁照前擺著一個青石缸,菖蒲長出缸外,缸內水面錯落有致地漂浮著朵朵浮萍,一塊假山石立在當中,幾條魚兒愜意地在缸內游來游去。
經過壁照後就是前院,左右兩側是廂房。
“可是我爹不在家呀!”劉康安很愁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