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詢問之後,趙信得到了一個令人絕望的訊息。
鹽不能私人販賣,這都是朝廷官營的,街面上賣鹽的商家,都是去朝廷購買了鹽引,才能販賣的。
私人販賣食鹽,被抓住是要殺頭的!
趙三郎聽人講過,州府裡有商家販賣白色的鹽,但不是純白,也就是米白色,而且常貴。
具體多貴,趙三郎也不知道。
“三哥,縣城都沒有白色的鹽販賣嗎?”
“想啥呢?只有臨川府有一家,在縣城賣,那也要有人買得起呀!”趙三郎一副包打聽的模樣,跟趙信吹噓著。
“那種鹽,都是皇帝老爺,還有貴族,才能吃,好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白色的鹽,我還是上街的時候~,嗯,我訊息可靈通得很!”
趙信一下子犯了難,鹽是官營,那自己就不可能賣了,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解決家裡目前的危機呢?
坐在院子裡,皺著眉頭思索著,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
老孃和大嫂忙著張羅飯食。
老爹和幾個哥哥們,坐在院子裡,忙著編織斗篷,五月天,莊稼都種在地裡,活少了很多,必須抓緊時間編斗篷,不然地裡忙起來,哪有時間賺這閒錢。
農家只吃兩頓,早飯在九點多鐘,午飯就是下午三四點。
只有農忙的時候,家裡的壯勞力才能吃三頓,其他老弱婦孺,只有過年才能吃三頓。
等飯菜上桌,趙信的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
家裡九個人,滿滿當當地圍著桌子,個個端著腦袋那麼大的海碗。
碗裡的稀飯能照出人影,趙信狂灌幾口米湯,終於在碗底看見了米粒。
桌子上三個臉盆那麼大的碗,裝著滿滿的青菜。
趙信津津有味地吃著,味道很好,除了油鹽少一些,姜蒜這些作料放得很足,味道很不錯。
老爹一邊吃著一邊嘟囔,“劉財主的管家黑了心腸,一畝上好的水田,才收兩貫錢,他也不看看,田裡還種著稻子呢,只等接穗收割,其他的財主,給的價都是差不多,唉~”
老孃的臉色也不好,他回到錢家,一文錢也沒有借來,還被大舅母罵了一頓,臨走的時候,外婆趁大舅媽不注意,給娘塞了一個銅鐲子。
老孃盤算著,銅鐲子應該能當一百多文錢,唉!
大嫂趙孫氏,剛到家就把從孃家借到的錢,交給了公中,由老孃保管。
“大媳在孫家借來七百文,加上家裡還剩的,能湊出兩貫了。”老孃不用盤算,直接脫口而出。
兩貫錢就是兩千枚銅錢,老孃隔三差五都要數一遍,希望能多數出來一枚。
老爹碗中剩下一點稀飯,順手就倒在了趙信碗裡,“你身體剛剛好,多吃一點。”
然後就一言不發地出門了。
四郎盯著趙信碗裡的稀飯,偷偷嚥了下口水,就別過臉去了,只有狗蛋骨碌碌不轉眼地看著。
啪~
“臭小子!你五叔身體剛剛好,你打的什麼主意?”趙大郎教訓著兒子。
剛剛趙信有觀察,家人碗裡的稀飯分量都是一樣的,幾個壯丁吃的分量,都和三歲的狗蛋一樣多。
糟心啊~
趙信把碗裡的稀飯倒進了狗蛋的碗裡,“狗蛋吃吧,我今天在家裡啥也沒做,還不餓呢~”
之後一家人也沒有再多說,都是一家人,有時候推辭得多了,反而見外。
“回來的時候,你們爹說,明天要去一趟縣裡,看看縣裡的牙行,有沒有人願意把地價出高一點。”
老孃一臉的失落,守了半輩子的家業啊,現在就要在自己這一代折出去。
想起剛嫁進門的時候,一家四口,只要天是亮的,人就在地裡折騰,只有晚上月亮好的時候,才有時間編斗篷。
折騰了半輩子,反倒把家當折騰出去了,這百年之後,怎麼有臉去見死去的公婆?
吃完飯之後,大人們都習慣性上地裡了,雖然現在地裡的活不多,但是鋤草、鬆土這類活,只要人勤快,一年到頭都有得幹。
狗蛋又在院子裡玩起了螞蟻。
坐在凳子上的趙信,思索著到底要不要從鹽下手,稚嫩面孔上眉頭緊了又松,鬆了又緊,最後一咬牙,幹了!
這都要變賣祖業了,難道還怕殺頭?
趙信溜進廚房,打量了一番鹽罐子,一個粗陶大肚罐子,無頸,圓耳把。
揭開蓋子,大半罐子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