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楊太公回憶少年》(1 / 1)

楊太公繼續給潘公子講述到:“從北宋的老先祖楊業、餘太君、楊延平,南宋的楊再興、楊沂中、楊壽,元朝的楊友、楊民山,明朝的楊伯善,楊節,楊洪等等。可以說楊家人為了國家的完整,為了民族的尊嚴,是一個朝代接著一個朝代地前仆後繼,英勇獻身。

他們的官職均在將軍之上,而楊氏家族從來不張揚,不炫耀。楊家歷代品格都是冰壺秋月,瑩澈無瑕。從不做違背原則上的苟且之事!”

楊大公的聲音宏亮而滄桑,震人心魄。他為客人端茶添水後,又繼續說道:

“可是到了清朝皇帝,他就沒有元朝皇帝那麼大度了!他們忌諱“潘邦”的說法,也忌諱楊家將。因而楊家後人在清朝軍界沒有得到重用,派不上用場,《三十六式秘傳楊家槍法》,只能傳到民間,成為人們健體強身的武術了。

當下,朝廷不啟用楊家,那麼楊家家丁在世人面前就變成了一介武夫一樣。既然無用武之地了,楊家就放棄了對子女練武習功的教育。眼下的童子童孫們,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多生存之道都斷層了。再不振興我楊家,後代就會任人擺佈,聽人穿鼻。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後,子孫們就只能行乞街頭,吹簫吳市了。

人的生存與繁衍生息,都離不開多元化的場地和人才。每個家族的起起落落,風風雨雨,也離不開朝代發展的趨勢。

男兒理應當自強。在不同的環境下,走出不同的人生輝煌。

楊家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落魄,也曾流浪他鄉。當年楊氏先民遷居中,是否偶然之舉?或是一場戰亂後的避世?如今無法考證。

按父輩的說法,當年老祖宗趕著母豬舉家搬遷南下,民間傳說老母豬是個吉祥物,象徵多子多福,應該由它來決定遷徙的新居住地點。

當走到聖豐巖時,母豬一頭竄進去不肯出來,老祖宗看到石頭底下正好能遮風擋雨,連瓦片都用不著,乾脆就在那裡安營紮寨了。經過幾代人的發展興旺後,才有了楊家坊。

現在你們看到的楊家訪村,是宋代楊七郎的後代,楊氏族譜記載,楊七郎,名楊紹達,生有二子。後來源於楊七郎的第十七代後裔,遷徙至泰寧縣的瑞溪堡楊家坊,後又擴至縣境內的廣上、溪東、寨下等地。

開始為一兩戶,後來繁衍成了十多戶,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家族式村落。

而楊景,楊浩,已是楊七郎第32代後裔了。老朽希望這兩個小孫孫,不負重託!長大自有一片新天地,自有茅屋,窗明几淨。不受世人白眼,不會被社會修理。

楊景帶領母親,弟弟妹妹們落腳深山野嶺,能開墾出幾畝田幾分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會因為無一技之長而受飢寒交迫之苦,不會因遇事而毫無主張,任人宰割。楊景正當少年,現在能吃得苦中苦,不久的將來,定會壯大實力,那時走出大山,方得已定安生!

哪一家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但愛子女有的時候,愛應該是要有侷限性,不能任性去愛,那樣教出的子女,好比只是供在花瓶裡欣賞,受不起風吹雨打,經不起嚴寒酷暑摧殘。我們培養子女不光是傳宗接代,而且還要擔當起家族的使命,發揚家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持家的精神。只有這樣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才會壯大,才會生生不息!”

潘有根是非常用心地在聽,而且聽出了楊太公的話中有話,弦外有音。

楊太公回憶起他的少年時代,他是這樣一段經歷說道:“在我與楊景一般年紀時,就跟著隔壁村的大人上山砍樹,用木驢拉木材。每架木驢要裝載一千多斤,人走在前,遇到下山陡坡時,師傅教我要兩腳撐開,做滑行動作,肩膀使勁頂著背後的圓木桐口,來控制滑溜下陡坡的速度。

有的路段是兩座山峰對峙,峭壁斷崖,得架起木橋。木橋又窄小,白天揹著空木驢架子過橋,往斷崖壁望下去,膽子很小的會起雞皮疙瘩,膽戰心驚,何況全身使勁下,拉著千多斤的木材?小木橋自然會搖晃,又怕又危險,不敢過橋怎麼辦?那麼我們就只有在晚上,在黑暗中,點起上百支香,分別在不橋邊沿的兩邊插上,以香的光點做指引,工人才敢拉著木驢過木橋。”

潘公子聽到楊太爺少年時光是在那種生活條件下度過的,由衷地產生敬仰之情,他真是讓人敬佩的好長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