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第一村。
謨武自古被譽為明珠耀眼的村部落,北靠寶山腳下,東向連線武夷山山脈。
年月二十七的圩日,是謨武村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圩日。
謨武的三條大街被稱為“貴人街”,它是謨武主村非常光彩的商品街,也擔任著主村景觀的重要角色。排列的各家門面都是謨武村裡有錢有勢的財主開的,一般小資本的人家是開不起的。門面租金高,貨物也是高檔次。
山珍稀禽這類動物,店主首先要收來家裡養著,叫“囤貨”。每天經營野豬、山羊生意的鋪子的老闆,要先付定金給打獵人。開店人多,打獵人少,一天天價格猛漲。那麼有的平民百姓就說:“過年了,不去講價錢,多少要稱幾斤山珍海味給家裡老少嘗一下。”
海鮮鋪,每天有從福州省城上來的商船,停泊在謨武村的河邊碼頭,需要進這些新鮮貨。店鋪老闆就得付現金,但百姓買時卻有很多人賒賬,所以老闆就必須要墊付很多資金。
還有遇到人家辦紅白喜事的客戶,購置物資時都是掛賬,要等人家酒席五六天結束了,才會上門給你結賬。所以開這類鋪子的本錢要厚。有的商鋪也是咬著牙頂著,有時還要借高利貸支撐,到了窮途末路時,沒辦法只能轉賣了自己家裡的財產,比如賣掉一片山林,幾畝田,竹山等,作為資金週轉。
金銀首飾店,綢緞布行,裁縫鋪,茶葉店,當鋪,這些上檔次的店鋪也是主街的“實力派”。
十三條小巷子的各個商鋪的年貨也是堆積成山,有土特產的紅菇,香菇,冬筍,雞鴨兔魚,有米行,雜貨鋪,香紙燭鋪,這些全是百姓主要的年貨。
二十七的圩日,謨武的女兒家有送豬腿到孃家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所以這天,謨武十八莊豬肉鋪、牛肉鋪、羊肉鋪從半夜三更到晚上,屠夫都在忙,最辛苦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手腳不停地宰殺家禽,來供應本村和外村的過年肉。
講起謨武村,它經過幾個朝代的演變與規劃,在清朝中葉,各行各業更是進入了鼎盛時期,被譽為“小福州”。它不但歷史悠久,古老習俗又多,一些迷信,規矩,色彩,濃厚的民族風俗,都逐漸在這個村子上演,它自古就是個神秘的村落。
這裡要補充一筆的是,潘有根去泰寧調查李可娥丈夫被“綁架”之前,事先到過江西贛州李可娥舅舅連真彪獄長家,舅母在二十四日早上託他帶的一些年貨,其中就有一把豬腳,有草魚,野兔肉,年糕等等,因為冬天寒冷,這些肉類放兩天還是新鮮如初。
謨武出嫁的女兒送春節禮物去孃家時,講究四色,這四色是:豬腳一把,草魚一條,公雞一隻,麵條三斤。另外紅米酒十斤,表示紅紅火火,十全十美。客氣的女兒會縫一套衣服給母親。
舅母送的豬腳,李可娥捨不得吃,又添買了活草魚,大雞公,麵條,另外打了幾斤家鄉的紅米酒,等楊景柴火賣掉,陪著兒子擔去了外婆家。
今天,外公,外婆見女兒和外孫子送年貨來,非常滿意,也是很感動,感動的是女兒沒有忘了故鄉的感恩風俗。往年因為女兒嫁到楊家那麼遠,山路水路不方便送禮,十四個年頭過去了,父母親都會包容,也就沒有去責怪女兒女婿。
今年反而是外孫楊景,用砍柴的辛苦錢,備齊這麼貴重的禮物,倆老人心裡又高興又難受。
外婆捧著楊景的雙手,吩咐後天三十早上,帶著弟弟妹妹下山來領壓歲錢。楊景很有禮貌地回答:“外公,外婆,我現在會賺錢了,您們留著用吧!”
外婆一聽更高興了,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意思一點,意思一點。你早點帶著弟弟妹妹來就是了。”之後她又重複了一遍。
阿舅李可夢從外面進來,看到楊景是送年貨的,他沒有吱聲,也沒有留吃飯,只是說了一句:“照顧好媽媽和弟弟妹妹哦!”
楊景趕忙上前向阿舅鞠躬應道:“我會的!”
“砍柴是一門學問,也要動腦筋,一要懂得市場,二要懂得人情。”
“請阿舅賜教外甥狗!”
“柴火不是砍一挑賣一挑,而是要看市場,比如逢年過節,下雨天這樣的市場比往日都要好些,價格肯定要高。什麼叫人情世故?你山上有酸棗,有野果,撿一點來送給財主的老母親,或者是他們的子女。”
“我柴火挑到地主家,只能走邊門,都不敢講話,怎麼送東西呀?”
“送禮需要講話的嗎?你放到他廚房桌上,財主自然曉得是你送的。”
“謝謝阿舅點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