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的草屋在山頭,與太陽斜照卻相迎。外公外婆住在七里之外的山腳,江水盪漾,村莊春節的喜慶,在這個上萬人口鄉里,增添了色彩。每一個角落掛滿了大小不同,色彩不一樣的燈籠。夜晚的燭光更是如天上的繁星,閃爍在整個寨子裡,到處充滿了一片喜慶的春節景色。
楊景獨自待在自己的草堂,山裡沒地方去。門前七步草坪,也沒什麼站頭。無聊啊,只有看書。他開啟弟弟放在桌上的一本書,是一本手抄本。當他看到唐代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時,楊景感到很失落。因為他的故鄉是在三百里之外的泰寧府楊家坊,那裡才是他和弟弟妹妹的出生地。兩年前的闊氣少爺,玉樹臨風,衣冠楚楚。如今露宿街頭,淪為乞丐,茅草擋寒風,天天衣衫襤褸,不見了當年的風采。
此時聽見他鄉炮竹聲聲,煙花朵朵。而我身處松濤呼嘯,整片竹林尾巴迎風搖曳。別的小夥伴是要過了元宵,才開工做事。而我楊景,獨自大年初二就要上山了。
他把砍柴當為一個樂趣,一種運動。只有這樣,他心裡才會平衡。
初七是正月寨子裡第一個圩天,村莊有正月餐請客吃飯習俗,親朋好友來往相聚正濃時,整條街上雞鴨魚肉已經擺滿,是來補充鄉民過了年不夠的食品。
今天楊景也挑了幾擔柴擺地攤,並且臉上掛著笑容,看著從面前走過的一些有錢人,希望這些有錢人停住腳步,來個新年“開門紅”!
前面走來一波外地人,好像在向路人打聽什麼事,也有人往楊景方向指指點點。楊景心裡有一些忐忑不安,以為是老家有人來挑事,或者是官府來追查什麼。
想不到遠遠就聽到叫聲:“楊景,楊景,新年發大財哦。”
來人抱拳向楊景施禮,楊景定神一看,原來是去年在大洋鄉山上,做香菇的幾位大叔。楊景高興得像小孩一樣,大聲叫起來:“大叔大叔,你們好,你們這麼早就出門來了啊!等我這幾擔柴火賣了,帶你們到家去吃午飯。”
把九位客人帶回家吃飯,這是實在話。因為砍柴樵夫楊景不可能領著這麼大幫人下館子。倒是這幾位師傅很客氣:“沒事,沒事,不急著吃飯,我們先等一下,吃飯還尚早。”
市場生意就是這麼奇怪,那裡的東西很多人圍住的時候,就越來越多人擠過來向你購買。今天楊景就是這個情況,看見十來個陌生人圍著柴火,好像在討價還價,本地的財主都圍過來了。一個財主拍著楊景的肩膀說道:“你們不爭了,一口價,統統挑我家去。”
也許這就是應證了天時地利人和帶來的財氣吧。
楊景的草屋,離寨子七八里山路遠。從遊酢弄走下河邊先上渡船過河,這裡渡船有規定,凡是本村人免費,外鄉人一律上船兩片銅錢給艄公。九位大叔的乘船票,楊景搶著付了,剛好花去早晨幾擔柴錢。
今天艄公也是正月頭開門紅,他託楊景的福氣,帶著這一幫人上船,口袋的錢馬上沉甸甸的。
艄公很會做生意,知道這些陌生人是外地人,經常要過渡,所以跟楊景套近乎了:“楊景兄弟,新年發財啊!這些客人是去你阿舅山場搞副業的嗎?”
“不是哦,是我的客人,他們專程從 浙江麗水來找我的!”
稍公聽的很吃驚,也很詫異,更要進一步瞭解了:“你是說這些外地老闆都是來找你的嗎?你一個外鄉人入住大山茅屋裡,找你有什麼用啊?”艄公說楊景外鄉人這話也說得對,謨武鄉只是楊景母親的故鄉。
“這些大叔是來找我做香菇的!”楊景把秘密全部捅出來了。
渡船靠岸了,艄公半信半疑,心想:“你楊景小孩一個,有什麼能耐,敢領這麼大班子人來做香菇,你的山林木頭又在那裡呢?這不明擺著忽悠外地人嗎?哎,現在年輕人真可怕!”
楊景很有禮貌的跟艄公打了個招呼:“阿伯,你辛苦了,我們下船了。”
艄公沒有力氣應楊景,知道你楊景是騙人的,這些陌生人不會待長久,不是常客收入。
他們走過一片山壠田,然後就開始往山上小路走,進入原始森林。
九個客人,相互前後交頭接耳,講的是浙江麗水的方言。雖然聽不懂,但從客人臉上的表情看,他們是喜悅的心情,似乎對這裡很滿意。
到家正好是中午,楊景向媽媽訴說了這九位客人的來意,並招呼客人青茶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