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闆安頓好客人後,又返回坐在凳子上津津樂道的講吓去:“那是一個秋高月圓的下半夜,黃家村裡有位小販子挑著樟腦油去趕集。剛走出村五里山路,就碰到這夥手拿長槍、長矛、大刀的土匪,大約二三十人正是迎面跑步而來,樟腦油販子想躲閃已經來不及了。
狹路相逢,領頭的土匪攔住挑樟腦油的小販子的去向,便問道:“你從黃家村出來,村裡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我看到一堆銀(人),在拱橋底下。”老黃被土匪抓到,心想不說實話也會掉腦袋的。
“真有這回事?”
“真的,一堆銀(人),不信你去看看!”
閩南土匪頭自認為:黃家寨子小民怕土匪,所以把家裡的金銀財寶都放在橋底下,只要我不殺人放火燒寨子就行。”
於是這股土匪大搖大擺地往前方村莊的水尾橋底下跑去了。突然,水澗兩山間萬石滾落,火把照得通明,牛角鳴天,喊殺四起,土槍土炮猛炸。土匪們不料被村民們包抄伏擊,被村民們完美配合,抗擊滅匪徒的猖獗。
閩南土匪頭子帶著幾個功夫好的拼命逃跑了。為了解被人矇蔽的這口氣,他們快速地追上了挑樟腦油的老黃小販子,一手揪住他胸襟,氣勢洶洶地把他踢倒在地,惡狠狠地罵道:“你騙我,讓我損失了好幾十個兄弟,今朝我要以你命還命!”
於是就舉大刀要砍下去,小販子慌忙大叫:“冤枉!冤枉!手下留情,大漢!請允許把我話講清楚。
於是他忍著身上的劇痛爬起來,用右手摺斷樹枝,在地上寫了幾個字,並畫了一個圖。
土匪頭子一看,地上畫著在拱橋下,一堆人!而不是一堆銀!於是轉身問背後的小土匪,小土匪就告訴大土匪:“‘人’讀‘銀’,是本地方言,他沒有亂說話,是你理解錯了。”
土匪頭子還是很理智的,他認為挑樟腦油的小販子蠻老實的,便把他放了。”
故事講完,客人也哈哈大笑,也感覺大快人心。
第四天,一行四人在傍晚時分,來到將樂城外一處叫新村小寨子裡,安頓下來吃飯住下。
第五天還有二百里,才是目的地泰寧縣楊家坊。
有人評價:快馬加鞭揚沙塵,兩少女初露江湖。
五天四夜的荒山越嶺的路程,四人終於來到了泰寧府區域,也是開陽地段了。
泰寧府到楊家坊還有一百二十里的山路,很多地方不能坐騎,只能牽馬徒步。這就是閩北山道的特點。
逼近目的地了,出現了岔路口,在田野玩耍的兒童們瞧見四馬奮蹄,紅衣長袍披風揚起,宛如紅色的火烈鳥展翅。這道美麗的風景線,著實讓小孩愛看!
小孩揚起陽光下微笑的臉,膽大的還敢圍攏過來,指著馬匹說道:“我爺爺騎過這個東西!”
說話的小孩不是別人,正是楊景的堂弟——楊青。
楊青的父親楊森祿,楊景叫他叔叔。楊青叫的爺爺,也是楊景的爺爺楊明華縣長。
“尖刀嘴”連蕊兒馬上上前詢問:“小朋友,楊家坊往哪裡走?”
馬下跑過來一個滿臉都是泥巴的小男孩說:“姐姐,它是牛嗎?你讓我坐它背上,我就帶你去楊家坊。”
“可以上來,讓你坐坐過癮一下。”連蕊兒一手把小孩拉上馬背來,慢慢的向楊家坊走去。
“姐姐,你沒有來過我們村莊嗎?我們這邊太多山了!”看來小孩喜歡交流的。
牧童遙指“杏花村”,頭前的保鏢下馬立在亭子門口,後面三人也陸續趕到,紛紛下馬,順著牧童的指引,他們四人來到了楊家坊村口。但見村口佇立著一棵大槐樹,昨夜秋風蕭瑟,落了不少槐葉,地面上像鋪滿了一層金黃散葉。
可以想象這棵古槐樹,見證過多少的黃昏和日出,一直把四季守候,它靜靜地聳立於村口,接納著趕路人的片刻棲息,訴說著各層次的人生經歷,過往與蒼桑。
又是一陣秋風吹過,搖曳下幾片槐葉,葉子婆娑起舞,隨風飄搖。剛好落在江上月的馬背上,好似要一起帶走她兒時的夢,以及遊子在外闖蕩的鄉愁。
槐樹旁有座小木屋老亭子,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這個小亭子取名“驛站簡餐亭”。它的作用是——讓過路到楊家坊的外鄉人,或者趕路極度困頓的人,能夠靠“驛站簡餐亭”的食物和茶水緩解一下飢餓,補充一些能量,再繼續趕路。這也是楊家坊人的積德驛站,它受到了四面八方的路人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