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沒有吃盡頭,剩下都會來。
外婆鍋邊店,經營兩個多月了,劉曼也要重返千里之外的工作崗位了。踏上征途的劉曼小姐,並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一切,她只是一心一意把生意交給楊家,由他們全權代理。
眼下生意越做越順手,很多顧客都慕名而來品嚐這家閩北特色小吃。真讓李可娥喜上眉梢,樂灌滿心。
她認為用這樣的方式,是報答劉曼恩人的最好方法。用自己的勤勞雙手勞動出來的成果,來回饋恩人。
可是好景不長,來了一個讓人很不順暢的小插曲。那它究竟是怎樣一曲難以在指尖彈奏的小插曲呢?
原來啊,回鄉下田園的阿公阿婆轉賣阿婆鍋邊店時,開價是七十塊銀元。當然,按省城三坊七巷鬧區路段,用被稱為“十里洋場”,寸步黃金的地段來衡量的話,七十塊大洋一個店鋪,是相當人情味了,這個數字是一丁點兒也不貴。
那麼,買主劉曼此時偏偏手頭分文沒有,為了楊家母子能夠在榕城立足,準確地說,為了“牧童公主”能夠在省府女子學堂安心地好好地念書,楊家人一定要有穩定的收入,這樣生活才能安穩。
經營鍋邊糊店鋪,目前很適合楊家三口當下的門路。所以,劉曼向她大姑子借來了70塊大洋,買下了鍋邊糊門面。
而劉曼的大姑不是別人,正是洋油商行的老闆娘宋佳音,也是楊柳之前為了一天有一頓飯吃,主動上門倒馬桶的這家主婦。
劉曼的老公宋佳朋是算命秀才宋江明的養子,宋江明是宋佳音的親爹。按親戚走向,劉曼叫宋佳音為大姑。
現在問題來了,一方面,鍋邊糊店的錢是問宋佳音借的,而宋佳音又是劉曼的大姑。毫不誇張地說,宋佳音是這家鍋邊糊店坐實的背後老闆娘!
此時,宋佳音雙腳一踏進門,相當於老佛爺上朝。之前楊柳領教過,楊浩和宋佳音也有過一面之緣。只有李可娥和宋佳音還沒有照過面,所以李可娥不知道進來的是何方神聖。
只見此人一跨進店內的門坎,楊柳一見她,就有一種恐怖感和無形的壓抑。但小柳柳還是笑嘻嘻地迎上去問:
“老闆娘請坐,我來打一碗鍋邊糊給您嚐嚐。”
楊柳話音剛落,宋佳音兩眼帶著鄙視,沉下臉來威武霸氣說道:“我沒有功夫特意跑來品嚐什麼閩北小吃,什麼特色小吃,也不稀罕,我是來坐著收銀的!”
當楊柳知道宋佳音進店不是為了吃鍋邊糊,而是來坐著收銀時,她轉身就跑到廚房,向母親作了簡單彙報。李可娥馬上出廚房來迎接,微笑地稱道:
“今日有幸在小店遇見唐太太,是我楊家榮幸,快快請坐,我到廚房專門為唐太太煮碗鍋邊,您稍等一會。”
宋佳音亳不客氣地答道:“我在家吃過早餐來的,從今天開始,鍋邊店和茶樓都由我來替劉曼收銀,你們母子三人只顧幹活就是,別的不要多管事了。”
李可娥一眼就看清了宋佳音內心的小久久,她馬上向前一步,身體肅立,兩手相扣,右手放左腰側,微俯身約20度,微動手,微屈膝,行了個女子福禮。
宋佳音今天來到鍋邊店,倘若不是這麼傲慢無禮,漠視楊家。那麼,兩位少婦和氣坐下,還是可以說上話來的。
因為倆人父輩,當年在省城“鄉試”的時候,宋佳音的父親宋江明和李可娥的父親李仕峰,同時考上秀才,而且還是同窗室友。今日相逢,既延續了父輩的緣,又算上楊宋兩家世交的份,更可喜的是,今個兒倆少婦是同年生的,而且楊景和唐詩琴也是十八同歲。這樣的緣份,何等的珍貴!
宋佳音也有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十九年前,她的秀才父親在山西運城鹽湖區任職時,她跟著父親生活時,在十六歲嫁給了父親的同事唐少青。在她長女唐詩雨出生的那年,鹽湖區清軍戰火紛飛,內亂派系爭權,女婿無緣無故失蹤。宋江明只好帶著女兒宋佳音,外孫女唐詩琴坐船逃離戰火,一路輾轉南下,返鄉榕城故鄉定居。宋佳音從小沒有母親,失去母愛,養成孤僻的性格和敬富厭貧的心態,又有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壞習慣。
今天時光之輪,宋佳音的這種性格遇上為人厚道、包容他人、可敬可親的李可娥,是不會發生衝突的。李可娥為了報答劉曼恩人,也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宋佳音的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