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的第一場婚禮很簡單,就是茅屋凳子鋪,那是許桃開願意,她住慣了這樣子的環境。再說左鄰右舍都是她的父母,她的叔叔阿姨和孃家阿姨阿舅們至親的人。
聽聞楊家要蓋新瓦房,七大姑八大姨就來草堂問許桃開真假?許桃開應道:“婆婆說下一場婚禮要體面了不能老是在茅廬結婚,選址在謨武主村常弄巷子中間。之前也是一戶姓楊的人的宅基地,主人遷往老家河南開封府做官去了。聽說同姓之家需要購買這一片宅基地建設,滿口答應,而且價格還便宜些,下個月就馬上動工了。”
二叔說:“親家母動工蓋房子,我們要鼎力相助,我們可以去幫工,以後到鄉村去趕圩,也有落腳的地方,也有飯吃。”
許桃開說:“這個自然,吃住方便了。”
姨媽說:“這個不一定,聽說是專門蓋楊景大老婆劉曼結婚用的新娘房子。可能外甥女你沒有份的。”
姨夫接過老婆的話題說:“劉曼雖然是大的,畢竟她是二婚了,按推測應該是老二金玉梅才是黃花閨女,在新房舉行婚禮合適!”
王福玉點評道:“我相信親家母的為人,她會把這三個兒媳婦的婚事處理好的,她也有這個能力。”
“我媽說得對,家婆遇到大事會跟三個兒媳婦商量,而且還大公無私。至於新房蓋好後是誰先結婚,我沒有異議,只要我老公楊景開心就好!”
而楊家第二場婚禮是劉曼小姐,她來於大都市省城,又是楊家的大兒媳婦。
自古以來都是說有房就是有家,有家從此楊家就不需要在外漂泊。當然這座房子楊家若有能力建成,它將開啟楊家新的局面。
現在楊家的生意調整了,人員也做了重新的部署。現在由楊景母親李可娥掌管家中大小事宜。
她是這麼認為的:“大兒子現在結婚了,福州生意暫時要縮小範圍,首先傢俱廠要停工。因為傢俱廠耗時,耗力,耗人才。資金週轉緩慢,效益又不太理想,目前按照家庭情況要先做兩件事:
第一,由許桃開負責山場,管理好香菇、木耳、採松油,可以擴大規模,合作共贏。
第二,楊景和劉曼負責購買杉木,放木排去省城直接批發,這樣的資金來得更快。金玉梅帶著楊浩、楊柳住在福州負責銷售。
我協助許桃開山場的事情,另外告訴孩子們一個好訊息,新房子宅基地買下來了,馬上將動工,爭取明年搬去新房過年,同心協力,孩子們一起加油!”
現在楊景走到哪裡身邊都跟著美女,不但生意上有個好幫手,在處理問題上也多了一個參謀。
劉曼見多識廣,早先學校裡學到過很多知識。她18歲嫁到千里之外的山西運城,現在21歲,這3年期間,積累了不少社會經驗,這是人生很大的財富。所以做起事來,處理問題也顯得得心應手。
閩北是山區,李可娥學著大哥李可夢的經營模式,一面派兒子帶著大兒媳劉曼在謨武附近採購樹木,放排到福州。由次子楊浩對接,把木材販賣給省城船廠,傢俱廠,經銷商等。於是省城的生意便交給二兒媳金玉梅打理。
另外,有閒錢下,楊家一面廣置良田,在曹甘際寨子裡置辦了一百餘畝良田,還僱傭人開墾出茶油山,茶葉山,竹林山,又把之前做香菇的兩片山用來植樹造林。這是那個朝代財主的起家方式。
這裡曹甘際的田莊、山場,李可娥就交給小兒媳許桃開管理。三個兒媳婦收入的錢,全部上交婆婆李可娥掌家。
“我們楊家的祖訓是:家興我榮,家敗我恥!”楊柳舉起左手宣誓,引起大哥大嫂們的熱烈鼓掌。
透過一家人的努力,不負眾人所望。十月宅基地動工,歷經一年零一個月,楊家新房竣工。
楊家祖屋座落於謨武村常弄巷中,上鄰葉家,下鄰廖家,對門是遊家。
楊家大門外下邊有個建築獨特、歷史悠久的古亭,也是村中唯一的巷中亭子。
亭子為杉木結構,上下兩層。四根柱子緊靠巷邊的土庫牆立著。亭頂單向流水,鋪青瓦,緊靠楊厝大門下邊,屋簷下有個樓梯,供人們上下亭樓使用。
此古亭始建於清朝初年,民國時期重修過。棟樑上有時任縣長的親筆題字。亭子下層及巷路兩邊靠土庫牆,有兩排長條石凳供人們乘涼、休閒、社交。
亭子樓上供著一尊木雕觀音菩薩,每逢初一、十五、逢年過節,便有眾信男信女上樓燒香拜佛,頗為熱鬧。居住在常弄巷中的人家喜生男孩,會帶供果,茶點擺上,向觀音菩薩報喜,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