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壓城、寒風凜冽,大戰一觸即發。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不幸中的萬幸是趙瑾沒有投敵。
姜冕說得沒錯,他到底是姓趙,不會真的因為幾十年前跟王位失之交臂,就眼睜睜看著啟國走向滅亡,看著幾百年來祖祖輩輩打下的基業毀於一旦。
趙瑾派斥候傳來訊息,趙瑾及玉璧關的十萬將士,誓死扞衛玉璧關。
趙寧終於鬆了口氣,同時派出孟案,抽調各城兵力,領軍前去玉璧關協助趙瑾守關。
孟案帶著各城抽調出來的軍隊共五萬,前去玉璧關協助趙瑾守關。
然而,不等眾人鬆一口氣,一個更為致命的訊息傳來了——趙暉不在聯軍行列裡。
“大將軍派出密探探查過,”斥候跪在地上說:“聯軍行列裡,並沒有反賊趙暉和他的軍隊。”
趙暉呢?
四國聯軍陳兵玉璧關,趙暉去哪裡了?
作為這次大戰的發起人,趙暉沒理由不在大軍當中。
這太反常了。
“不在玉璧關……”姜冕思索道:“會在哪裡呢?這次大戰就是趙暉挑起來的,他不可能不在,除非是藏起來了。”
“那是八萬大軍,連一天的糧草消耗都是數以萬計,不可能藏得住。”趙寧說:“哪怕他有通天的本領,真的藏住了,也不可能絲毫不露端倪。”
徐鳳鳴沉吟道:“八萬大軍,一天糧草的消耗就不是個小數目,確實不可能藏得住。”
姜冕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八萬大軍,不是說藏就能藏的,除非是神仙來了,要不然沒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隱去他們的蹤跡。
可趙暉人究竟去哪了呢?
還有就是……
“不對……情況不對……”姜冕皺著眉,腦子裡有兩根神經將觸未觸,似乎即將撥開雲霧,看見屏障後的廬山真面目,可又始終抓不住那一閃而過的念頭。
姜冕兀自呢喃:“只要是個人就知道玉璧關易守難攻,只要玉璧關在手裡,那麼再強大的軍隊也別想前進一步,這樣的道理趙暉和四國國君不可能不清楚。
那麼,除非是他們有萬全的把握,否則不可能這麼貿然出兵……
趙暉暫且不論,那四國聯軍這次可以說是把老本都快翻出來了,他們是真的奔著亡國滅種來的,所以……”
趙寧跟徐鳳鳴被姜冕這一番話提醒,瞬間醍醐灌頂,當即變了臉色!
兩個人對視一眼,徐鳳鳴當即拿來紙筆開始繪圖。
徐鳳鳴快速地將玉璧關,以及與衛國接壤的地理位置手繪了出來。
姜冕說得沒錯!
但凡是個人都知道只要守住玉璧關,神仙來了也沒辦法。
四國國君和趙暉不是傻的,如果不是有千真萬確的把握!不可能出兵!
所以趙暉不是不出兵,也不是藏起來了!
他可能已經繞過玉璧關進了啟國境內了!
徐鳳鳴驀地想起來那年鄭琰和陳簡拉著幾十車銀兩來大安,當時徐鳳鳴和姜冕還奇怪,他們拉著這麼多銀錢,怎麼來得這麼快。
當時鄭琰說他走的是小路……
“鄭琰呢?!”徐鳳鳴瞬間反應過來大喊一聲。
鄭琰無所事事站在殿外,聞言進來:“在呢,公子,你有什麼吩咐?”
徐鳳鳴:“你還記得你那年跟陳簡一起送東西來時,走的那條小路嗎?你們走的是哪條路?”
鄭琰:“就在……”
“筆給你,你來畫。”徐鳳鳴把硃筆遞給鄭琰。
鄭琰接了筆,在徐鳳鳴畫的圖上勾勒起來。
玉璧關壁立如削,高達數十丈,因此得名玉璧。
幾百年前,啟國先祖奉天子王令來北方平叛,最後就是仗著玉璧關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易守難攻的天然地形,最後盤踞於北方建國。
從衛國的平川邊境到玉璧關外的百餘里處,確實有一條小路能繞過玉璧關進得啟國境內。
只不過這條路有近三十里的長度山路崎嶇,亂石橫立,路也不寬敞,期間荊棘叢生並不好走。
但只要走過這三十里,再翻過兩個座山就能節省三分之二的路程。
這條路行軍或許不行,但是慢慢地往這邊輸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