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產品的把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再加上不俗的文字表達能力,袁梁很有把握,在上海gyfx房地產有限公司的這幾個人裡水平不會差。
下午要下班了,辦公室裡本來就沒有幾個人,張榮、趙偉繼也經常出去,大多時間辦公室裡是安靜的,柏老師把袁梁叫到會議室,手裡拿著那份袁梁寫的報告。
,!
柏老師說,這份報告寫得很好,又和袁梁聊著袁梁的經歷。袁梁說自己幹過技術員、在車間裡幹過,也幹過業務員,做過管理工作,偶爾也寫點兒東西,都是因為工作需要。
帶著上海人對蘇北人的固有認識,柏老師覺得袁梁來自落後的小地方,即使當過什麼總經理,也肯定是很小的企業,談不上眼界、視野,做這樣文字類的東西,只是僅僅羅列數字、簡介而已,也寫不出花樣。柏老師起初的意思,只是讓袁梁做初步調查,蒐集點資料而已,柏老師沒有想到的是,袁梁不僅做了樓盤走訪、市場調查,他對上海樓市的認知和分析、對蘇州河沿線樓盤的現狀與走向預測、對翠河天地的定位與建議,都知無不言進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一次,柏老師對袁梁刮目相看,本來以為是個關係戶,就是需要照顧一下,蘇北人到上海打工的太多了,就在辦公室裡乾點雜活而已,但看到這個調查報告,說不定要重新定位了。
每星期五早晨九點半,是gyfx中層例會時間。九點整,袁梁剛到辦公室,柏老師遞給袁梁一個厚厚的筆記本:“小袁,你等下一起參加例會,你負責做好會議記錄,並在會後整理好會議紀要。”
本來就這幾個人,就沒有多少事,做個會議記錄還不是手到擒來,袁梁接過筆記本就參加了會議。每週的公司中層例會,參加人員為總經理丁勇毅、副總經理佔林、總經理助理兼綜管部經理柏賢文,工程部經理趙偉繼、前期部經理張榮、財務部經理程碟英。自此,凡是公司的會議,都是袁梁做會議記錄,一直到離開gyfx。
袁梁攤開會議記錄本,按照柏老師的格式,做著會議記錄。這是公司的重要記錄,公司的許多決定、決議、制度、規定,都以此為據,據此產生,因此這個筆記本用後必須存檔。
十點半,會議開完了,袁梁攤開稿紙,根據會議記錄編制會議紀要。下午兩點,袁梁即編制完畢,交給了柏老師。柏老師看著手寫的稿件,告訴袁梁,要用電腦打字並列印出來。
袁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著開啟的電腦,久久地出神。曾經,嚴世清、陸小滿兩口子送給自己一臺電腦,還帶著印表機,但自己從來都沒有用過,只知道開機關機。許多年來,在一機廠忙忙碌碌,雖然列印室、電腦室已經有幾臺電腦,但自己從來沒有在廠裡學過、沒有自己操作過,而今天要用的電腦打字、編輯的時候,袁梁傻了眼。
袁梁坐了一會,只好找到柏老師:“柏老師,我這個電腦水平還不行,這個會議紀要我還列印不出來。”柏老師反應很快:“沒事,你給我吧,我讓張敏列印。”袁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臉上感到火辣辣的。
下午五點,張敏把列印好的會議紀要給了柏老師,也給了袁梁一份,袁梁從張敏的臉上看到了幸災樂禍的樣子,看到了那種淡淡的嘲笑和蔑視。
下班了,袁梁沿著中寧南路往前走,路邊有一間狹窄老舊的書店,裡面什麼書都有,既有新書,也有舊書,袁梁就買了一本初級電腦操作,一本公文寫作,花了不到十元錢。
週六的早晨,袁梁還是一早起來,趕公交、轉地鐵,來到公司。袁梁在門口輸入密碼,進到辦公室,房間裡一個人沒有,靜悄悄的。袁梁開啟電腦,開啟電腦操作學習的書,一步一步認真學習起來。連續兩天,袁梁就是這個節奏。週日下午三點,袁梁又把週五的會議紀要用word整理好,並列印了一份。
週一,袁梁精神抖擻,比著書本學習電腦操作基本知識。
又到週五,開完了中層例會,袁梁對照著會議記錄,整理了一份手寫版的會議紀要,又開啟word慢慢整理好電子版會議紀要,四點鐘就列印好,交給了柏老師。
柏老師看看,說道:“哦,你讓張敏列印好了,蠻快的。你稍等,我再改改。”過了一會,柏老師把修改好的會議紀要交給了袁梁,袁梁很快改好、列印好,又交給了柏老師。
柏老師看看會議紀要,問道:“你自己列印的?沒讓張敏列印?”袁梁點點頭。柏老師滿意地看一眼袁梁,低聲說了一句:“蠻快的,結棍。”
下班了,張敏湊了過來:“蘇北梁,會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