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3 / 5)

供養於世尊,為求無上慧。

「我經行彼處」這裡可以解釋為:我是由於《妙法蓮華經》而得成就。「經行」是修行成就;「彼處」就是得於《法華經》或者得於日月淨明德佛。佛法是一不是二 。

「諸身三昧」就是一切\"色身三昧\";「即時」是指道交感應之時成就了無量\"色身三昧\"。

「勤行大精進,舍所愛之身,供養於世尊,為求無上慧」這四句話是作為兒子在老子面前表自己的心跡、表自己的心懷:我就是要生生世世勇猛精進。

「舍所愛之身」連我的生命我都在所不惜,何況其它。

「供養於世尊,為求無上慧」我們供養佛不惜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這個生命是假的,我們要求得我們的真命;真命就是大涅盤 。

說是偈已,而白父佛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贊佛: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我先供養佛已」是給大家打招呼;我還是先供養佛啊,就發了這一個心;也就是他作為王子來講,是不是有王子位,國家的王位?實際上「我先供養佛已」就是把自己王子的地位全部放下了。所以當下呢,即「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在明心見性菩薩的位置;那些功德,隨手皆得。你破除一個煩惱習氣就現行一分功德;破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這是佛法裡一種修行的秘訣。到了這個位置,放下一點就得一點,放下兩點就得兩點 。「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這也是佛妙音說法的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怎麼「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啊?他一音說法,一切眾生都能聽得懂;一切眾生與各種語言來溝通,他也能聽得懂;大家不要感到奇怪,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懂不懂啊?我們都是從大光明藏中來,一旦我們迴光返照,裡面道交感應,這些東西都是我的。美語、英語、日語,就跟我們中國人還有五十多種少數民族的語言,還有牛語、馬語、鳥語、樹木花草語都有,哪一樣不是我們的心變現的?不能用世間的心態來看待不可思議的佛法。哎呀,我上過大學,上過博士生都已經不得了了。將來還學牛語、馬語、狗語啊!這不是人道的事情啊,是天道、菩薩道、鬼道、牛馬道、一切道的,這些東西我們本來就有。所以我們現在學過博士後,還要怎麼考怎麼考是不是很艱難吶?對於開了智慧的人如探囊取物。只要你把煩惱習氣放下,這些功德現前,不需要你去學;只要你放下煩惱習氣,就行 。

「 陀羅尼」就是總持。在語言這門學問上,他總持一切語言。

「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 整個《 法華經》之義細講也是無量無邊。我們現在透過\"一心三藏\",再見道位先在總體上把持 。將來成圓滿之佛,這些無量法,我們一門一門都能透過;什麼叫無量啊?《法華經》把一切的經典是不是全部包容在裡面?大、中、小沒有哪一法不是《法華經》。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哪一個不是《法華經》?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哪一門不是《法華經》?這裡的數字「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都是一百多位的大數字,就沒有辦法比。所以這一段越往上,菩薩位上上勝下下;你可不要害怕,這麼多東西還學得我頭昏腦脹啊,沒有那回事。你知道你的腦袋有虛空大,知道嗎?像這一點點東西來講,小菜一碟 。你可別害怕,哎呀,當這個佛,我可不敢當啊, 那麼麻煩,裝那麼多東西。因為你心量大了,裝多少東西不能裝啊?

「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你看話還沒有說完,先得到這麼多功德,快不快啊?這是不是佛在故意地看我們,考考我們知道不知道啊,是不是?前面講了一個「我先供養佛已」這個思想放下了就得了這麼多功德 ,得了這麼多功德之後,還沒有離開他老子面前,是不是?想要去供佛,還沒有去,發了這個心,講了這個話,這麼多功德就來了。然後呢「我今當還供養此佛」,這成佛功德快不快啊?快的不得了啊。就看你能不能看破放下。這個法妙不妙啊?這裡就是\"即因即果,即舍即得\"。起了一個念,舍掉念就得到這些功德。這是前面那七種方便人,從藏、通、別所無法思議,所不敢想象。我們對這個經文,你們有沒有什麼懷疑呀?眾答:沒有。師父這個講話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