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為「臨命終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當一切的業障向我們襲來的時候,以「如來藏」而觀照,這一個個的業障自行土崩瓦解,轉煩惱為菩提,轉苦為樂。即使你在監獄中,在街頭流浪,你仍然得自在。這個「臨刑欲壽終」,按照分別法說為我們臨死的時候,這個「刀尋段段壞」也可以觀照為變三途惡道為佛土。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囚禁」,這裡是比喻家庭;「枷鎖」,是表父母;「杻」,是表夫妻;「械」,是表兒女。夫妻、父母、兒女可以講為三把枷鎖。合起來呢,家庭就是個牢籠,牢籠加三把枷鎖。你聽得害怕不害怕?我們現在家庭裡有個小別墅、有個小轎車,丈夫有個七品芝麻官、手裡有個百二八十萬,這些人可能想不到修行。這樣的家庭很痛苦啊!因為你這個人天福報享完轉眼你就往下掉啊!「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就再也不會被這種情執所束縛。心裡清淨了,他就想辦法來改造家庭。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這段經文主要是指外魔、冤親債主、想傷害受持《法華經》的人。那麼「念彼觀音力」,見道之人,一定是得到天龍八部的護持,千真萬確。邪鬼邪神就是背後唸咒都不能傷害你。他想害你眼睛都睜不開;同時只要你認真持戒,鬼神都會護持你。這個「還著於本人」是不是也叫「應供」?他想傷害別人,最後必然傷害他自己。比如說我一念善心,首先得到供養的是不是自己啊?近水樓臺先得月。其次人家得到心電感應以後,仍然會反饋給我,這是雙重功德。那如果我一念噁心,首先傷害的還是我,只要起心動念,你就是應供。當你起了惡念,人家感到不舒服,那個不舒服的念是不是馬上反饋給你?他沒有辦法不「還著於本人」。這叫平等法,好念、壞念都是「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這也是一些外魔。惡人看到正氣凜然的人,他要想下手,心裡都嚇得直抖。如果你是個壞人,他要害你的話,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把自己當成個英雄。因為心與心之間有一種力量的抗衡,每個人都還有自己的護法。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這個「惡獸」也是些外魔或者險惡的環境。南昌起義以後,劉伯承帶著兩個警衛員逃難到山裡,來了一隻大老虎,劉伯承講:「沒有關係,我們就坐在這裡,老虎不會傷害我們」。果然,老虎就是不理他們。你如果很緊張,老虎一定向你撲過來。為什麼過去出家人在山裡能夠降龍伏虎啊?大蟒蛇可以在你茅草棚旁邊陪你睡覺,它不惹你的。老虎還給你讓道。因為你已經把一切生死都看破放下了,沒有任何緊張的氣氛,所以老虎對你感到信賴。人是萬物之靈,豺狼虎豹都知道恭敬,它要咬你是因為你這種懼怕的心造成一種氣氛。它是為了保命來才跟你拼命的。特別是修行人與世無爭、吃齋,他發出的氣氛非常和平。這個「疾走無邊方」呢,就趕快逃跑了,逃得無影無蹤。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蚖蛇及蝮蠍」是四種毒蟲、蛇蟲之類。它們嗔恨心很強,「氣毒煙火然」是形容他們的氣氛。「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對明白「如來藏」道理的人啊,他的心力很大,速度極快,所以在各種不同境界中的眾生能夠感受到這種力量。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風雲雨霧都有靈知性,都有見聞覺知,更何況修行人還有諸天神明在護持。出家人穿著僧服,是人天師表,如果不檢點自己,現世報就很重,更別說來世的果報。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困厄」是無量苦——從欲界苦、有色界苦、無色界苦乃至到菩薩界分段生死之苦、變易生死之苦,那無量的苦簡直沒有辦法想象,但好在我們有解決無量苦的一個總法門,就是以「一心三智」這個「能觀之智」來觀照到「一心三諦」我們的本來面目。把這個法弄明白了,一救一切救,真正能救我們一切苦的只有自己,自己就是觀世音。
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救苦,他救了誰的一切苦了?我保證你升官發財、無病無惱,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吶?沒有。觀世音菩薩也不會這樣無聊,他來給你當保姆啊?古今中外沒有這樣一個人,更不用說救世間一切苦。誰救誰啊?只有調整了我們的心態,我們自己救了我們生生世世的一切苦,否則你解這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是歪魔邪說,你造謠惑眾。古今中外這是明擺的事實,誰能救一切人、誰又能救這個人一切的苦?沒有這回事。